【廣告】
赤眼蜂
成蟲0.8毫米,眼赤紅色,故名赤眼蜂。成蟲壽命20~25℃時4~7天,30℃以上時1~2天。雌蜂平均產(chǎn)卵42粒,在害蟲卵內(nèi)產(chǎn)卵,幼蟲孵化后取食卵液,殺滅寄主卵,7~12天繁殖一代。雌蜂產(chǎn)卵25~28℃,相對濕度60~90%為宜。20℃以下以爬行為主,活動范圍變小,水平擴散半徑減小,25℃以上時,赤眼蜂水平擴散半徑可達10米。放蜂1~4天內(nèi)降大雨,對寄生效果有不良影響。全世界有超過5000種以上的瓢蟲,中國瓢蟲種類已記載有10個亞科22個族83個屬530種,以東洋界分布種占優(yōu)勢,共407種,占76。
應用范圍:
防治菜青蟲、小菜蛾、甘藍夜蛾、斜紋夜蛾、棉鈴蟲等蔬菜、花卉及農(nóng)作物上的鱗翅目害蟲。
在林業(yè)害蟲防治中的應用
生產(chǎn)中應用腫腿蜂開展過防治的害蟲有:青楊天牛、松褐天牛、雙條杉天牛、粗鞘雙條杉天牛、光肩星天牛、栗山天牛、云斑天牛、星天牛等。對小型天牛效果好,對大型天牛效果防治如掌握適當?shù)姆欧淦诤头欧淞?,也可收到良好效果?
管氏腫腿蜂寄生的害蟲種類很多,初步統(tǒng)計有鞘翅目、鱗翅目、膜翅目3目22科50余種昆蟲,其中天牛類寄主占20余種。主要害蟲有:粗鞘雙條杉天牛Semanotus sinoauster Gressitt、雙條杉天牛Semanotus bifasciatus (Motschulsky)、松褐天牛、青楊天牛、星天牛Anoplophora chinensis Forster、光肩星天牛A.glabripennis (Motsch)、桃紅頸天牛Aromia bungii Faldermann、咖啡虎天牛Xylotrechus grayii White、中華鋸花天牛Apatophysis sinica (Semenor Tian Shan skii)、菊天牛Phytoecia rufiventris Gautier、玫瑰多帶天牛Polyzonusf asciatus (Fabr)、梨眼天牛Bacchisa fortunei Thomson、桑天牛Apriona germari (Hope)等。馬鈴薯瓢蟲亦稱為大二十八星瓢蟲,身體和黑點比茄二十八星瓢蟲略大。
瓢蟲
身體卵圓形,背部拱起,呈水瓢狀。頭黑色、復眼七星瓢蟲黑色,內(nèi)側凹入處各有1淡黃色點。觸角褐色??谄骱谏?。上額外側為黃色。前胸背板黑,前上角各有1個較大的近方形的淡黃地。小盾片黑色。鞘翅紅色或橙黃色,兩側共有7個黑斑;翅基部在小盾片兩側各有1個三角形白地。體腹及足黑色。周氏嚙小蜂1年發(fā)生7代,以老熟幼蟲在美國白蛾蛹內(nèi)越冬,群集寄生于寄主蛹內(nèi),其卵、幼蟲、蛹及產(chǎn)卵前期均在寄主蛹內(nèi)度過。
雌蟲:體長5.70一7毫米,寬4一5.60毫米,呈半球形,背面光滑。剛時鞘翅嫩黃色,質軟,3—4小時后逐漸由黃色變?yōu)槌燃t色,同時兩鞘翅上出現(xiàn)7個黑斑點,位于小盾片下方者為小盾斑,小盾斑被鞘縫分割成兩半。另外,在每一鞘翅上各有3個黑斑,鞘翅基部靠小盾片兩側各有1個角形白斑。頭黑色,額與復眼相連的邊緣上各有1淡黃。復眼之間有兩個個淡黃色小點,有時與上述黃斑相連。觸角栗褐色,稍長于額寬,錘節(jié)緊密,側緣平直,末端平截。唇基前緣有窄黃條,上唇、口器黑色,上顎外側黃色。前胸背板黑色,兩前角上各有1個近于四邊形淡黃。小盾片黑色。前胸腹板突窄而下陷,有縱隆線,后基線分支。足黑色,脛節(jié)有2個刺距,爪有基齒。腹面黑色,但中胸后側片白色。第六腹節(jié)后緣凸出,表面平整。瓢蟲足及觸角較短(通常不明顯)、鞘翅背面無明顯的刻點等特征也有助于與其它近似科相區(qū)別。七星瓢蟲外形圖(6張)雄蟲:第六腹節(jié)后緣平截,中部有橫凹陷坑,上緣有一排長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