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訓練時先以室內(nèi)活動為主,在有把握使用假肢時,才可到戶外練習。
假肢廠一般距很多殘友家較遠,長時間出遠門又有費用問題,殘友往往不可能在假肢廠訓練好再離開。要把握住一條原則:殘肢在假肢的接受腔內(nèi)四周“O”型口,即承受體重的著力點,四周應均勻負重,即使是殘肢磨紅了、磨疼了,也應是均勻的紅、痛,如果是某一部位紅、痛,則說明接受腔四周“O”型口某一部位不規(guī)則,須到假肢廠調(diào)整、修理。
假肢是肢體殘疾人重要的輔助裝置之一,可以幫助他們和正常人一樣工作、學習、生活。假肢隨著信息科學、傳感技術、材料科學及其相關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假肢的性能得到了很大提高,假肢技術的研究也取得了很大進展,假肢的分類:按照假肢結構,上肢假肢可以分為殼式假肢和骨骼式假肢;按假肢的使用目的來分,又可以分為裝飾性假肢、 功能性假肢——功能型的肌電假肢和假肢。
假肢技術的基本特點:
用人體力學原理設計接受腔 接受腔是指假肢上端容納殘肢的部分,它是人機的接口界面,主要起承擔體重、懸吊假肢并控制假肢運動的作用,對于假肢的舒適性、安全性及使用效果具有直接影響?,F(xiàn)代假肢對殘肢的要求圓柱狀外形適當長度皮膚和軟組織條件良好,皮膚感覺良好無畸形關節(jié)活動正常肌肉力量正常無殘肢痛。矯形器又稱支具。
近年來,在接受腔的設計上更符合人體解剖學和生物力學:小腿假肢采用臏韌帶承重,大腿假肢采用骨承重,殘肢與封閉式的接受腔全接觸。假肢技術的基本特點:大腿假肢由于殘肢肌肉一般都較豐滿,其接受腔可形成負壓空間,患者也完全不用懸吊裝置即可穿戴,這即“吸著式”大腿假肢。假肢的人工關節(jié),特別是膝關節(jié)是假肢復雜的部件,也是假肢功能多寡優(yōu)劣的關鍵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