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氮碳共滲
在工件表面同時滲入氮、碳元素的工藝過程,稱為氮碳共滲。該工藝可在氣體、液體、固體等多種介質(zhì)中進行。
那氣體氮碳共滲法根據(jù)使用化學(xué)介質(zhì)與工藝方法特點有什么呢:
混合氣體氮碳共滲法——使用吸熱型(RX)氣體與氨氣或放熱型(DX)與氨氣;
尿素?zé)岱纸獾脊矟B法;
含碳和氮有機i溶劑滴入法——使用三乙i醇胺(或甲酰胺、或乙i二胺);
含氧氣氛的氣體氮碳共滲法。
氮碳共滲是在液體滲氮基體上發(fā)展起來,所用鹽浴是劇i毒的青鹽。為了提高鹽浴活性,促使?jié)B氮和滲碳過程加速,通入空氣或氧氣,即產(chǎn)生氧化過程加大氮和碳原子的活性。由于青鹽引起嚴(yán)重公害,又發(fā)展為加尿素為主要成分的氮碳共滲,雖然不用青鹽,但鹽浴仍有青酸根,且使用過程鹽浴成分不穩(wěn)定,因而液體氮碳共滲工藝的應(yīng)用受到限制。氣體氮碳共滲工藝由于其處理溫度低(一般500-600℃),以滲氮為主、滲碳為輔,同時滲后的性能比單一滲氮或滲碳更理想,因而使用較廣泛。氣體氮碳共滲工藝由于其處理溫度低(一般500-600℃),以滲氮為主、滲碳為輔,同時滲后的性能比單一滲氮或滲碳更理想,因而使用較廣泛。
氮碳共滲工藝的優(yōu)點:
1)氮碳共滲層硬度高,碳鋼氮碳共滲處理后滲層硬度可達570~680HV,模具鋼、高速鋼、滲氮鋼共滲后硬度可達850~1200HV;滲層脆性低,有優(yōu)良的耐磨性、耐疲勞性、抗咬合性、熱穩(wěn)定性和耐蝕性。
2)工藝溫度低,且可不淬火,工件變形小。
3)處理時間短,經(jīng)濟性好。
4)設(shè)備簡單,工藝易掌握。
存在的問題是:滲層淺,承受重載荷零件不宜采用。
碳氮共滲與氮碳共滲的區(qū)別?
碳氮共滲又叫青化,氮碳共滲又叫軟氮化!1.前者熱處理溫度830左右;后者540左右。2.都是油冷3.它們的性能也差不多,表硬里韌,可承受中等沖擊,耐磨和一定腐蝕。4.適合材料,前者低中碳鋼及其合金鋼,后者中高碳鋼及其合金鋼。
廣義的碳氮共滲可以分為碳氮共滲和氮碳共滲,氮碳共滲以滲氮為主,即低溫碳氮共滲;碳氮共滲以滲碳為主,有中高溫碳氮共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