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無論富賈豪門還是村民百姓,門樓、門罩都是其建筑雕刻的重點所在。在大塊素白的建筑立面上以淺刻、透雕甚至圓雕、捏塑等手法雕出獨幅或成組的生動形象,在灰瓦粉墻的映襯下顯得尤其突出,光影變化豐富,無論立體或平面化門罩都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祠堂和富商之家的門樓大多為五鳳樓樣式,一主二副對稱布局,顯得莊重大方。從檐口向內(nèi)以青磚起三道疊澀,下飾花邊,此下依次安裝額枋、方框、元寶橫枋、字匾等,直至與墻體平。
磚雕成為晉商教化子民、裝飾建筑空間的重要形式
磚雕成為晉商教化子民、裝飾建筑空間的重要形式。磚雕的內(nèi)容,集中體現(xiàn)了民間百姓對人生的精神追求,是文化觀念與準則的詮釋,世代相傳。如牡丹象征富貴,葡萄、石榴隱喻多子,桃子代表長壽,“鹿”通“祿”,蝙蝠、意味祥福,喜鵲、鳳凰昭示吉慶,“魚”諧音“余”,寓示富足,“瓶”為平安,“象”為吉祥等。另外,還有以二十四孝、戲劇人物、歷史傳說、漁樵耕讀為題材內(nèi)容的磚雕,多選擇在民居正屋、過廳的山墻雕鑿。
仿古代磚雕與磚雕在功能與作用上基本相同,雖然并不具有真正的磚雕藝術價值,但其使用范圍更廣,實用度更大,現(xiàn)在不僅用于古建的修復,也用于各行各業(yè)的建筑裝修與裝飾,常見于古建院落、街道、園林景觀、賓館、飯店、別墅、傳統(tǒng)風格的鄉(xiāng)村院落等。
磚雕是一種的、質(zhì)地更為細密的建筑材料,也是一種雕刻工藝。在以前主要運用于寺塔、房屋建筑等墻面的裝飾使用,早在戰(zhàn)國時期就開始有了花磚,而磚雕在唐宋時期更為盛行,在明清時期表現(xiàn)形式更為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