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紅薯苗的栽植方法
【1】不剪“小疙瘩”的春薯適合直插:春紅薯苗,需要從育苗床上提取,也就是在紅薯塊上拔出的薯苗。在拔出的紅薯苗上,基部與紅薯接觸的地方,要把紅薯的“肉”帶出一部分,所以在紅薯苗的基部,會有一個“小疙瘩”。我介紹這個“小疙瘩”的目的,是因為它的作用非常大:春紅薯栽植后,結(jié)的紅薯80%都在這個“小疙瘩”的周圍(如上圖),只有少數(shù)紅薯,結(jié)在上一層的根系上。當然有時候會由于多種原因,如“小疙瘩”過深或者受過傷后,大部分薯塊會“轉(zhuǎn)移”到上一層根系上。
在這種情況下,為了保證基部的根系正常生長(前期保證苗全苗旺,后期為了給上一層的莖塊和秧蔓提供養(yǎng)分);同時為了保證秧苗中、上部扎根和結(jié)薯,所以要斜插。
斜插的原因,是因為結(jié)紅薯的主要位置,已轉(zhuǎn)移到了秧苗中部的根系上。只有斜插,才能保證基部的根系吸收養(yǎng)分,中、上部的根系結(jié)薯塊。這也就是在截取紅薯秧苗時,少留三~四個腋芽的主要原因:下端的腋芽處,扎根后是結(jié)紅薯的主要部位,中間的腋芽部位是結(jié)紅薯的備用部位(有時因各種原因會和主要部位平分秋色),頂部的腋芽露在土壤表層,發(fā)芽、長蔓。
3、番薯葉燉冬瓜
鮮番薯葉60克,冬瓜100克,燉煮服。主要治糖病肺胃燥熱型,煩渴多飲、口干舌燥、形瘦善饑,舌邊尖紅,苔黃干,脈數(shù)。
4、番茄炒紅薯葉
先將番茄炒出汁,再放入紅薯葉翻炒,后加調(diào)料即成。
5、蒜茸紅薯葉
將嫩紅薯葉莖洗凈,放入沸水鍋中焯后撈出用涼水沖涼,切成段。大蒜剝皮搗成茸。炒鍋置火上,放素油燒至四成熱,放人大蒜茸炒出香味,加入嫩紅薯葉莖翻炒,加入鮮湯、精鹽、黃酒炒入味,加入味精、麻油,撒上剩余的蒜茸拌勻即成。
形態(tài)特征:一年生草本,地下部分具圓形、橢圓形或紡錘形的塊根,塊根的形狀、皮色和肉色因品種或土壤不同而異。莖平臥或上升,偶有纏繞,多分枝,圓柱形或具棱,綠或紫色,被疏柔毛或無,莖節(jié)易生不定根。
番薯葉片形狀、顏色常因品種不同而異,也有時在同一植株上具有不同葉形,通常為寬卵形,長4-13厘米,寬3-13厘米,全緣或3-5(5-7)裂,裂片寬卵形、三角狀卵形或線狀披針形,葉片基部心形或近于平截,頂端漸尖,兩面被疏柔毛或近于無,葉色有濃綠、黃綠、紫綠等,頂葉的顏色為品種的特征之一;葉柄長短不一,長2.5-20厘米,被疏柔毛或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