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獨山玉細膩圓潤,綠色者鮮艷迷人,從光澤、顏色等方面都可與緬甸翡翠媲美,又被譽為 “南陽翡翠”。正因如此,在市場上獨山玉也經(jīng)常與翡翠相混,使消費者深感茫然。
其實,獨山玉和緬甸翡翠有著本質(zhì)的區(qū)別,消費者只要細心一些,是可以看出獨山玉與翡翠的區(qū)別的:
獨山玉掛件
1、在密度上獨山玉(2.73-3.18)相對要比翡翠(3.33)的小,因此手掂起來獨山玉相對要顯得輕飄,翡翠則有沉重墜手感。
2、看結(jié)構(gòu),獨山玉主要是斜長石類礦物組成,主要是糖粒狀的結(jié)構(gòu),表現(xiàn)為內(nèi)部顆粒都為等粒大??;翡翠主要是由硬玉礦物組成,表現(xiàn)的是典型的交織結(jié)構(gòu)。利用側(cè)光或透射光照明下,獨山玉可以看到等大的顆粒;翡翠的顆粒則是不均勻,而且互相交織在一起。此外,由于獨山玉主要是長石類礦物組成,在表面反光條件下表面也可以看到一些鱗片狀反光,顯示的“鱗片”反光多位等粒大小,就像一粒粒白糖;而翡翠則主要是由硬玉礦物組成,在表面反光條件下可以看到片狀的閃光現(xiàn)象,這種反光是大小不等的長條柱狀,俗稱“ 蒼蠅翅”即翡翠的“翠性”特征, 翡翠的翠性在粗糙的斷口面上或為拋光表面上比較容易看見。
3、看光澤,獨山玉折射率變化大,但主要是在1.52-1.56范圍,硬度6-6.5;翡翠的折射率相對要高,在1.66,硬度也相對要大,6.5-7;從表面光澤來看,翡翠要比獨山玉顯得更明亮一些,為玻璃光澤,獨山玉則為玻璃~油脂光澤,表面也相對容易出現(xiàn)一些劃痕或摩擦痕。
4、看色調(diào)。獨山玉是多色玉石,顏色多位條帶狀,由于主要是長石類礦物,尤其會顯示一些肉紅色~棕色,成為獨山玉的特◇◇調(diào),翡翠一般則不會出現(xiàn)肉紅色;另外獨山玉的綠色調(diào)偏暗,翡翠的綠色可以出現(xiàn)翠綠色,比較鮮艷;獨山玉料,顏色豐富,條帶狀結(jié)構(gòu)。
軟玉是中國礦物學家對英文Nephrite 的譯名。這一英文名稱源于希臘語,有“”之意。這是因為古代洲認為將這種玉石佩掛在腰部可以(久術(shù)武夫:《寶石辭典》)。然而不論歐洲人也好,喜歡玉器的墨西哥和新西蘭人也好,都沒有中國人使用軟玉的歷史悠久。中國在世界上有“玉石之國”之稱,這同發(fā)現(xiàn)和使用軟玉的悠久歷史有關(guān)。軟玉在中國有白玉、青玉、碧玉、黃玉和墨玉等品種。它們與硬玉不同,是由角閃石族礦物中透閃石礦物(以透閃石為主)組成的致密塊體。在顯微鏡下觀察,軟玉同硬玉一樣也呈纖維狀結(jié)構(gòu)。這種由透閃石或組成的纖維狀結(jié)構(gòu),是軟玉具有細膩和堅韌性質(zhì)的主要原因。透閃石是一種含水和氟的鈣鎂硅酸鹽,其成分中常含有 4%以下的鐵,當鐵含量超過4%時即過渡為。
岫玉詳解
岫玉,其實岫玉的成品東東一般都非常漂亮,顏色漂亮,質(zhì)地半透或者全透的很冰很水靈很均勻很純凈的東東太多,可就是價格不是太高,這點真的非常遺憾,可能與岫玉性軟而脆的特點有非常大的關(guān)系。
岫玉產(chǎn)于遼寧岫巖,中國四大名玉之一。上面所提到的安陽殷墟的婦好墓里出土的玉件有大量的岫玉東東,當然了,的西漢時期中山靖王劉勝墓出土的金縷玉衣上面的玉片,也有一部分是岫玉制作的,說這個估計大家都知道,在新石器時代,岫玉已經(jīng)被廣泛的使用,制成各種各樣的制品,典型的就是紅山文化里的玉龍。逛玉器市場看到古或者古玉時,經(jīng)常采用原材料是岫玉也許就是因為這個緣故。
岫玉以蛇紋石為主,顏色有綠、黃綠、白、紫、青、墨等等。硬度為2.5~5.5。密度為5.5~2.8,不透明半透明全透明,光澤為蠟狀光澤,欣賞以及鑒評它時,以顏色、質(zhì)地、透明度、重量、裂紋雜質(zhì)等方面衡量。其中:的岫玉為碧綠或者黃綠色,半透明,質(zhì)地非常細膩,裂和雜質(zhì)非常少。因為岫玉在國內(nèi)總儲量豐富,開采量大,所以相對價格也非常低。一般它的品以玻璃、石粉壓制等為主,鑒別也非常容易,石粉的顏色過于單一,過純,沒有光澤,更沒有玉所具有的質(zhì)感,密度小,拿在手上很輕,容易就能感覺的出來;而玻璃仿品,上手澀,不象岫玉上手光滑,還有明顯的,玻璃仿品一般對光看里面有氣泡,這個非常容易鑒別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