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垂脊:在廡殿頂、懸山頂、硬山頂建筑中,除了正脊之外的屋脊都叫做“垂脊”。而在歇山頂建筑中,除了正脊和戧(qiàng)脊外的屋脊都叫做“垂脊”。垂脊都是沿著山面的博風板走勢下垂。
戧脊:在歇山頂建筑中,垂脊的下方從博風板尾處開始至套獸間的脊,叫做“戧脊”。
出檐:在帶有屋檐的建筑中,屋檐伸出梁架之外的部分,叫做“出檐”。
套獸:在建筑屋檐的下檐端,有一個突出的獸頭,套在角梁套獸榫上,防止梁頭被雨水侵蝕,這個獸頭就稱為“套獸”。
圓劵頂又稱“拱頂”。是一種用磚或土坯砌筑的半圓形的拱頂房屋,或是兩間,或是三間,或是數(shù)間相連,在我國山西一帶出現(xiàn)。
穹窿頂又稱圓頂,一般從外觀來看屋頂為球形或多邊形。室內(nèi)頂部呈半圓形,就可以叫做“穹窿頂”。如清真寺中的天房,蒙古族的蒙古包等圓頂?shù)拿窬拥?,可歸為此類。
盔頂宛如古代武士的頭盔,其特征是沒有正脊,各垂脊交會于屋頂正中,即寶頂。
盔頂多用于碑、亭等禮儀性建筑,實物不多見,現(xiàn)存大出名的盔頂建筑為岳陽樓。
中國古代木構(gòu)架也有三種基本類型
1、抬梁式
抬梁式也稱“疊梁式”。這種木構(gòu)架大體說來是先在地面上筑一個土臺,臺上安裝石礎,立木柱,再在柱上架梁。梁與梁之間用“枋”連接組成“間”,在梁上再架檁,檁上架椽,這樣層層疊置,是用椽來承托屋頂,“骨架”就這樣形成了。
2、穿斗式 “穿斗式”沒有梁,它把柱子布置得比較密,柱間直接用枋聯(lián)系。
3、井干式井干式的應用范圍不廣,它采用木頭圍成矩形木框,層層疊置,形成木頭承重的墻體,這樣消耗木材較大,主要用在盛產(chǎn)林木的林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