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青少年心理咨詢
“多動癥”孩子——精力太充沛也不是壞事。
再比如,活潑好動型的孩子,似乎一刻都停不下來,大量消耗家長的精力,也極具“破壞性”,經常弄壞東西,很多家長都懷疑孩子是不是有“多動癥”。
這樣的孩子,其實只是“精力充沛”,精力充沛不是壞事,但父母要做的是,給孩子定規(guī)矩,讓他學會克制自己。這些孩子的注意力總是不集中,集中起來的時間也短,做事拖拉,家長總要不停地嘮叨、催促。同時,要提供給孩子足夠空間讓他消耗精力,做家務、體育鍛煉都是很不錯的選擇。更綜合的活動是讓孩子參加某個運動俱樂部的活動,不單運動消耗精力,也能學會按照規(guī)則比賽。另外,這樣的孩子在遇到自己喜歡的事情會安靜下來,家長要做的就是要幫助孩子“找到興趣”。
其實,根據孩子的不同氣質,家長只要調整自己的教育風格,就會收到四兩撥千斤的效果。
比如,淘氣的孩子,往往會被認為是一個“愛制造麻煩”的學生,家長在教育上經常會用“嚴厲批評”法,但劉教授在研究中發(fā)現,這類孩子對懲罰“缺乏反應”,對表揚卻“反應敏感”,這樣的孩子,一定要多褒義詞鼓勵。其實,這里的規(guī)則混入了家長的意志,并且是以犧牲孩子的自我價值感和自主選擇力為代價的。而一些很乖很聽話的孩子,則對“輕微的懲罰”會有較高的反應。
什么是真愛?
馬丁布伯《我與你》是這樣描述的:
當我在關系中放下了所有的期待和設想,不再將你視為我的目標或實現目標的對象,我就可能在某一瞬間與全然的“你”相遇,這就是上帝。
教育的本質,是父母的自我修行。我們對自己的覺察體驗有多深,就會有多謙卑??匆姾⒆拥那疤?是看見自己。對孩子最1好的教育就是不教育,如果你把全部的認知教給孩子,孩子最1好也不會超過你了。
和孩子平等相處和交流
和孩子一起看他喜歡的動畫片,和他討論喜歡的人物和臺詞,對他的觀點表示感興趣。平等的相處和交流是給他自信的階梯。
讓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
讓孩子獨立清洗自己的小襪子、小手帕,哪怕洗不干凈。孩子的自信來自于每件小事中你對他的認可。
鼓勵孩子表演特長
當孩子表演背詩、講故事和唱歌的時候,給他打拍子,表示應和。鍛煉他敢于從容登臺表演,就是鍛煉他的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