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由于個體差異的存在,有些患者艾灸后感覺很好,基本沒有什么反應和副作用,而有些患者則反應明顯,且不斷有各種反應出現。吳亦鼎在《神灸經論》中說:凡物多用新鮮,唯艾取陳久者良。以艾性純陽,新者氣味辛烈,用以灸病,恐傷血脈。類過敏現象有的人艾灸后身上出現很多紅疹,此時多以為是過敏了,其實,這些表現出來的癥狀,都是真陽元氣驅趕寒邪外出的表現。也是病邪在體表的反應。
上火現象很多人開始艾灸后會出現口干舌燥,喉嚨異常干痛,這也是艾灸的一種反應,主要有三種情況:一是病邪(寒邪)逐漸外發(fā)時的必然癥狀,表明陰陽正在調整,陽不勝陰,這時要多喝白開水,不必停灸。繼續(xù)施灸,即可消失。人體“陰陽”的升降是有其固定的規(guī)律的,該升的就自然會升,該降的就自然會降,元氣逐漸充足了,經絡打通了,“陰陽”就必定按照其規(guī)律運行,所以是一種正常的反應。走竄現象灸后出現走竄現象,是身體在進行自我調節(jié)的表現,實際就是艾灸的循經感應。在走竄過程中,會對相關經絡進行調整和打通。
精神反應有的人經過施灸后,會出現類似的現象,這時可以找人傾訴,或大哭或大喊,一定要發(fā)泄出來,不要悶在心里,免得徒增新疾。排火熱邪毒有關的反應:多以瘡癢,癰腫,發(fā)燒,類似伴奇癢,或大小便火燙灼熱等反應形式外排。(排病反應對緩解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反應,需認真鑒別。要弄清楚這些反應是何因引起的,如果沒有外界誘因誘發(fā),純屬在緩解過程中出現的反應,則可以認定此反應屬于排病反應。
排火熱邪毒有關的反應:多以瘡癢,癰腫,發(fā)燒,類似伴奇癢,或大小便火燙灼熱等反應形式外排。(灸后疾病加重有時緩解后原發(fā)疾病有加重的情況,這是正邪交戰(zhàn)的正常現象,緩解過程中的排病反應是緩解效果的前奏和標志。與排痰濕有關的反應:多以咳吐、嘔吐痰涎或、腹瀉、膠胨樣黏稠大便、浮腫、排尿困難或小便頻數渾濁刺鼻,局部或全身出冷汗、黏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