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羽絨服的誕生就是出于原始和本能的人類生存需求。
比較被廣泛接受的一種說法是,1936年,美國人Eddie Bauer發(fā)明了件名為“Skyliner”的羽絨服。
令他萌明羽絨服念頭的,卻是一段頗為驚險的經歷,他在1935年冬季中旬與朋友進行外出之旅時,險些因為體溫過低而喪生。
劫后余生,他決定發(fā)明一件極度保暖的衣物。他將羽絨包裹在絎縫之間,并于1940年申請了專利,也就是我們現(xiàn)在也常常穿著的“面包塊”。
因其的保暖性,受到了當時美軍士兵的喜愛,也奠定了羽絨服實用主義至上的基調。
四大疑難雜癥
問題一:洗后為何有異味?
可能是沒有完全晾干或沒漂洗干凈,羽絨受潮后會返味,可以像上圖那樣拿厚毛巾來按壓吸水~
問題二:怎么晾曬?
像上圖這樣用可以平攤開來晾曬的工具輔助。掛曬的話,絨會堆在一塊,不易干透,影響蓬松度。
問題三:洗后為何蓬不起來?
一是沒有干透,衣服洗后要充分晾干,否則羽絨不能完全蓬松起來。二是晾干后的衣服羽絨不會自動蓬松,只需用手適度用力拍打即可恢復如新。
問題四:羽絨服怎么收納?可以疊起來嗎?
平時穿過的羽絨服不要折疊,折疊容易讓羽絨服里的羽絨擠壓到成團,盡量選擇掛衣柜里存放。
后就是給大家的一個小Tips:
長時間沒有穿過的羽絨服重新穿著前,先在陽光下(不可爆曬)自然晾曬一段時間,然后拍打再穿。
這樣可以去除潮氣,穿起來才會暖和哦~
大家?guī)讉€挑選羽絨服的小技巧。
挑選羽絨服的時候,我們要先看它的標簽,標簽上主要看這三個信息,填充物、充絨量、含絨量。
下面這件羽絨服的填充物是灰鴨絨,充絨量是120克,含絨量是90%。
這個是什么意思呢?
一般羽絨服的填充物主要分為鴨絨和鵝絨,鵝絨的保暖性要好于鴨絨。鴨絨又分為白鴨絨和灰鴨絨,它們除了顏色不一樣,保暖性是沒有什么差別的,同樣鵝絨也分為白鵝絨和灰鵝絨,它們也是除了顏色不同以外,保暖性是沒有差別的。
紅色的羽絨服還很百搭,之前的配色專題說過,復古風穿得時髦的其中一個搭配就是紅色搭牛仔藍。▼
內搭雖然都是基本款,因為紅色外套,看起來也活力滿滿。▼
即使是傳統(tǒng)的面包塊羽絨服款式,選紅色也活潑很多。▼
如果覺得自己HOLD不住全紅的款式,不妨試試拼色羽絨服,帶點紅色元素也很好看~
粉、白三色拼接的超短羽絨服,帥氣中帶點復古的意味。雖然這位兄臺貌似并沒有在意保暖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