銥可采用高頻或中頻爐、電弧爐、電子束等熔煉。銥在1600℃以上具有好的塑性,通常進(jìn)行熱加工。用途:銥的高熔點、高穩(wěn)定性使其在很多特殊場合具有重要用途,但銥的脆性和高溫?fù)p耗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它的應(yīng)用。銥的早應(yīng)用是作筆尖材料,后來又提出了注射針頭、天平刀刃、羅盤支架、電觸頭等方面的用途。銥坩堝可用于生長難熔氧化物晶體,該坩堝能在2100~2200℃工作幾千小時,是重要的器皿材料。

制成的溶液每次都留下少量深色的不可溶殘留物。約瑟夫·普魯斯特曾以為這一殘留物是石墨。法國化學(xué)家維多·科萊-德科提爾、福爾克拉伯爵安東萬·弗朗索瓦(Antoine Fran?ois, comte Fourcroy)和路易·尼古拉·沃克朗(Louis Nicolas Vauquelin)在1803年也同樣觀察到了這一黑色殘留物,但因量太少而沒有進(jìn)行進(jìn)一步實驗。1803年,英國化學(xué)家史密森·特南特分析了殘留物,并推斷其中必含新的金屬元素。
1889年制成的國際米原器和國際公斤原器是由含90%鉑和10%銥的合金組成的,原器由位于巴黎附近的國際度量衡局保存。米的定義在1960年改為的發(fā)射光譜中的一條譜線,但公斤的定義仍然是公斤原器。航海家號、維京號、先鋒號和卡西尼-惠更斯號、伽利略號和新視野號等無人宇宙飛船都有使用含有銥的性同位素?zé)犭姍C(jī)。由于熱電機(jī)要承受高達(dá)2000 °C的高溫,所以包裹著钚-238同位素的容器是以既堅硬又耐高溫的銥所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