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無心磨床尺寸調整裝置
(1)一般性裝置:無心磨床通磨切入狀態(tài)下,工作臺處于靜止狀態(tài)。工作臺向前或向后移動小量,即是所謂的尺寸補正。因為工作臺常常有數噸重的關系,有時則需要0.1um的極微小補正。(無心磨床)
(2)工作臺的切入,多采用(滑動導軌面),雖然可以達到抑制振動的目的,但是同時也讓極微小補正變得困難。相信伴隨著計算機、信息技術革命的深入,在其智能化、系統信息控制等方面,將會有很大的進步。伺服馬達按照定位指令驅動進給機構的螺桿移動工作臺。但是由于超過導軌面的摩擦力的關系,定位機構的彈性變形累計的反作用力,只有超過導軌面摩擦力以上的時候,工作臺才開始移動。
工作臺在臺階狀進給指令移動一定位置返回,工作臺的移動位置就無法正確的反應定位指令指示位置。
采用摩擦小的導軌面可以改善移動精度,但是由于機械振動和研磨負荷變動的影響,連續(xù)研磨的工件尺寸差別增大的可能性較大。
(3)負荷補償機構:負荷補償的方案由宮下博士提出,日進公司將該方案實際應用。即使在滑動導軌面也能實現較高的尺寸精度。托板上有軸向定位支點,工件支承在托板一定位置上,以砂輪或導輪切入進行磨削。原理為檢出螺桿的作用的負荷力,對工作臺施加等比例的補償力。如此則螺桿的負荷推力近似為零。定位系統的彈性變形量也近似為零。(無心磨床)
(4)進給螺桿通過靜軸承支撐,正向的油壓槽的壓力作負荷推理檢出,壓力控制伺服閥則產生相應比例的壓力,和工作臺相連的油壓缸提供相應的補償推力。
無心磨床能自動修整和自動補償的功能
無心磨床,是不需要采用工件的軸心而施行磨削的一類磨床。是由磨削砂輪,調整輪和工件支架三個機構構成,其中磨削砂輪實際擔任磨削的工作,調整輪控制工件的旋轉,并使工件發(fā)生進刀速度,至于工件支架乃在磨削時支撐工件,這三種機件可有數種配合的方法,但停止研磨除外,原理上都相同。如果我們選擇一些基本的產品,很可能無法達到理想的生產效果,因此必須注意無心磨床的功能,以確保它能夠滿足自身使用的需要。無心磨床能自動修整和自動補償。導輪進給導軌為雙V型滾針導輪,采用伺服電機進給,能與砂輪修整相互補償。機床配有自動上下料機構,能進行自動循環(huán)磨削。
無心磨床加工件粗糙度差產生的原因及掃除辦法
1、主軸動平衡精度差,應從頭調整,進行動平衡檢測并修正。
2、若承認主軸、軸承空隙過大,應從頭調整,前軸承空隙為0.008mm,后軸承空隙為0.012mm。
3、臺面潤滑油過多或過少,應調整導軌潤滑油至適量,以工作臺導軌面上有濕潤的潤滑油但不滴下為宜。
4、若砂輪靜平衡不合格,做好砂輪靜平衡,必要時作二次靜平衡。
5、砂輪修整粗細不一致,應從頭修整砂輪,使砂輪粗、細適中。
6、進給量不超過0.02mm,并分粗磨、精磨。推薦閱讀:無心磨床運用注意事項
7、應消除機床振源:臺面沖擊,工作臺齒條、齒輪嚙合空隙過小,機床附近有振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