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1、了解所照料的老人
老年人是什么性格的人,經歷過什么樣的生活,通過了解這些信息,養(yǎng)老中心的護理人員就可以有針對性地制定更加適合老年人身心狀況的護理方案。此外,護理人員還應該學會拓展話題 ,比如了解老年人的故鄉(xiāng),關于故鄉(xiāng)的話題很少有人會討厭,以這樣的話題為開端來把談話繼續(xù)下去,或者提前了解老年人的人生經歷也非常重要,包括老年人從事過什么樣的工作、家庭關系、興趣愛好、人生觀和社會觀等。其次,有些老年人沒有辦法用流暢的語言進行交流,這時護理員要學會用眼睛和耳朵來了解老年人的情況。做到以上兩點還遠遠不夠,護理人員還應該通過各種方式了解了解老年人對自己的看法,從而了解自己在對方眼中的印象,去尋找能讓老年人接受的溝通方法。
2、獲得老年人的信賴
護理員在工作中要通過向老年人打招呼、問候,來向老年人表達“我始終在關心你” “我一直在你身邊陪伴你”這樣的服務態(tài)度。即使只有單方面的溝通也要經常和老年人打招呼。
3、要學會說話
護理人員在護理老人的過程中,要學會善于在會話中自然地引入對方感興趣的話題,通過引入對方感興趣的話題,使交流變得更容易、更輕松。同時,在交流的過程中要經常使用一些敬老、愛老的話,讓老人覺得溫馨、舒服。
養(yǎng)老問題,將是我國未來30年發(fā)展的宏大主題。根據(jù)聯(lián)合國在2015年的測算,我國60歲以上人口將在2055年左右達到高峰5.07億人,老齡化問題將會在未來幾十年快速激化。與此同時,獨生一代將承擔起養(yǎng)老重任,“一對夫妻、四個老人、兩個孩子”的家庭模式將普遍存在,年輕夫婦分身乏術,對傳統(tǒng)的家庭贍養(yǎng)形式形成挑戰(zhàn),近幾年出現(xiàn)的“抱團養(yǎng)老”等養(yǎng)老新模式,不失為對這一現(xiàn)象的回應。
新京報曾報道過杭州蕭山區(qū)11位老人在一棟別墅里抱團養(yǎng)老的故事:2017年5月,“抱團養(yǎng)老”的發(fā)起人王桂芬在當?shù)孛襟w登載了一則“招租啟示”,以每月1500元或更低的價格招募六七十歲的老人住進自家別墅,10天后,就有100對老年夫妻報名,其中的5對在7月正式入住。原本素不相識的他們結成團體,按照值班表買菜、做飯、洗碗,一起散步,共同抵御衰老和孤獨。相比為整個國家的老人解決養(yǎng)老問題的宏大意義,他們對自己追求的意義概括的很簡短——“我活著,還健康?!?br />
蕪湖康達養(yǎng)老院小編介紹長期臥床老人該如何有效預防褥瘡發(fā)生?
對于長期臥床老人褥瘡的護理,首先,一定要盡可能的減少患者與他們所接觸的物體表面的壓力。
為了能夠減少褥瘡,我們在護理臥床患者的時候,還要讓他們保持正確的姿勢,盡量避免骨凸出部位受壓。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可以在骨凸出部位墊上棉墊,但是不要墊的太高。平時要定時的 為臥床患者翻身。在上海金城護理院,針對患者褥瘡預防及護理上標準是要求每隔兩個小時為患 者翻身變換臥姿,主要是為了避免局部受壓時間過久導致組織缺血,從而引發(fā)褥瘡。
想要減少褥瘡的發(fā)生,還需要保持皮膚的衛(wèi)生,這一點也是非常重要的,由于患者長期臥床,所以一定要定期擦洗皮膚,每天為他們用清水擦洗,尤其是出汗多的部位,一定要重點觀察,重點清理,防止褥瘡發(f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