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皮帶和滑座之間,通過銷子進行連接,可傳遞大的驅動力,故此種連接機構,可實現較高的線速度;同步帶輪上還需要加工出相應的槽,方便帶輪和銷子的嚙合,并需要考慮到滑座在圓弧段上的向心運動的移動距離,把槽加深。此種連接結構,由于皮帶和滑座之間的連接是剛性的,采用伺服電機的話,初次定位后,驅動器的“使能”會抱住電機軸;同步帶傳動的環(huán)形自動裝配線-核心機械部件其它的機械部件,如下所示,可根據實際應用需求,進行相應的個性化設計。
同步帶傳動環(huán)形自動裝配線-減速電機選型
進行減速電機的選型,需要如下兩個數值:
一:線性力
所有滑座及其上工裝/工件的總質量,乘于加速度,就可得出需要的加速力。
所有滑座及其上工裝/工件的總重量,乘于摩擦系數0.02,就可算出需要克服的摩擦力。
上述數值加在一起的值,乘于工況系數,就是需要的線性力。
(注:計算的時候,不需要考慮滑座停止時-自動裝配設備施加的額外的力)
目前市場上還有另外一種環(huán)形線體:采用分度臺驅動凸輪盤,凸輪盤和小車鏈上的凸輪嚙合,拖動小車鏈:
此種傳統(tǒng)線體,有如下幾個缺點:
一:結構復雜
為了限制小車除了運動方向之外的兩個方向的自由度,需要有左邊,右邊,和下邊三根導向導軌,結構復雜;凸輪有磨損的時候,更換和調整極其不方便:
二:規(guī)格少
小車間距,只有少數幾個值,可供選擇;風度臺的分度規(guī)格限制了小車間距選擇范圍。
三:承載能力有限
一家廠商的選型資料中,建議的負載僅為2KG。
四:速度低
一家廠商的選型資料中,快的節(jié)拍為0.16秒走完80mm, 線速度僅為1m/s左右。
初步定位方式,可分為如下兩種:
一:少工位,短線體
伺服電機運行于速度控制模式,配合限位開關,實現比較精準的初定位。伺服電機也可采用位置控制模式,通過脈沖加方向控制方式實現準確的初步定位;并且旋轉加工設備往往需要能夠打開/或者分瓣,在管道的任意位置合上:上述應用需求,就要求360度整圓弧導軌是由多段拼接而成,可打開/閉合。不過由于一直往一個時針方向循環(huán)運動,會有累計誤差的存在,建議安裝原點檢測開關,當運行一定次數后重新找原點,以消除累計誤差:
二:多工位,長線體
由于皮帶/鏈條較長,受彈性及變形的影響,循環(huán)運動的累計誤差較大,如果伺服電機采用位置控制模式,二次定位可能會產生故障(定位銷無法到位或者引起伺服電機報警)。建議伺服電機采用速度控制模式,通過對射開關檢測滾輪位置來實現初步定位:3個開關配合工作,個開關觸發(fā)減速指令,第二個開關觸發(fā)二次減速指令,第三個開關觸發(fā)停車指令;詳細說明,請參考文章:超高速環(huán)形裝配/生產/輸送/流水線:三:高剛性自動打螺絲,自動鉚接或其它動作,將對滑座和導軌施加額外的作用力。也可以兩個開關:個開關觸發(fā)減速指令,第二個開關觸發(fā)停車指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