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3、將沸水1000克直接沖入盛有米漿的盆內(nèi),邊沖邊充分攪拌,使沖燙好的漿料溫度穩(wěn)定在45度左右。(注:米漿的稠度要適中,測濃度方法是用勺舀起漿,提起來慢慢倒下,漿汁呈線狀又不會斷即可)
4、鍋內(nèi)猛火將水燒開,取籠屜并鋪上濕透的密實籠布,籠布用手鋪勻,不能有褶皺,然后舀兩勺漿料于籠布上,雙手拿起籠屜做360度的圓周傾斜轉動,使?jié){料厚度均勻,把米漿攤成圓形薄餅,直至攤滿,然后水平放入鍋內(nèi)加蓋,猛火蒸3分鐘后出鍋,揭開鍋蓋,可以看到米皮上鼓起氣泡,這是米皮蒸熟的典型特征,蒸熟的米皮厚度控制在2~~2.5毫米之間。制作步驟1、和面團:將面粉放入盆中加清水越2斤沿同一方向均勻和面成團(和面揉面盡量同一方向)稍稍揉勻,蓋半干籠布靜置30分鐘。(注:漿料的濃度不宜過大,否則影響質量,蒸漿是關鍵,越快越好)。
5、取出籠屜,揭掉籠布,倒扣在桌面上,在籠布上灑一些涼水,使籠布與米皮分離,將籠布從米皮上撕開,這個過程中,注意動作要輕,防止撕破米皮,按照這樣的方法繼續(xù)制作米皮,制好的米皮每張抹上菜油少許,摞起備用。
3、制作淀粉:在大盆上面放上木架,拿羅(家用過濾雜質的銅絲羅)放在木架上,把洗好的面水用瓢舀入銅絲羅,過濾到盆中反復4到5次,過濾出的碎面筋放到面筋塊上,大盆里的面水漿沉淀越5到6小時,把盆上的清水舀出,剩下的東西即是淀粉。
4、發(fā)酵:加入適量發(fā)酵粉或蒸饃發(fā)面用的"老面",攪勻后放置溫暖處靜置發(fā)酵。大概一夜左右或更長時間,面水聞起來微發(fā)出酸味的時候就說明可以進行下一步了。
5、煮面筋:鍋中倒入清水煮沸,將洗好之面筋揪成條狀纏成比拇指稍粗的棒棒多個后放入鍋中煮45分鐘熟,用漏勺拎干水撈出后,撕成較小條片狀放盤中備用。
6、作面皮 :將面糊置入小盆中上蒸籠中火蒸至面團半軟并且不沾手的時候用勺子刮出適量大小一團,迅速用擦過油的搟面杖搟制成稍小與蒸籠籠屜大小的面皮每一張上邊搽上菜籽油如此反作,一張張摞起放入籠屜。只要點燃爐火,端起碗筷,每個平凡的人,都在那一瞬間,讓一日三餐變得那么有詩意。上籠用旺火蒸約45分鐘,取出,待涼后,一張一張分開,切成蒜苗葉形的條,即成面皮。
秦鎮(zhèn)米皮,是用大米磨漿蒸成。是陜西省有名的傳統(tǒng)小吃。
秦鎮(zhèn)米皮用產(chǎn)于戶縣灃河西岸的一種秈米制成。制作工序包括泡米、磨漿和蒸制。鹽水的配制:開水放涼,需5-6斤,放鹽2斤,味精1斤,白糖4兩,全部深化即可使用。米皮通常涼食,所以也叫涼皮。師傅當著顧客的面,用一把幾十斤重的大刀把整張的米皮切成細條,拌上的辣椒油、醋和鹽,加上芹菜丁和豆芽、黃瓜絲等小菜,一碗碗看來紅通通、吃來“筋、薄、細、軟”、涼爽可口的秦鎮(zhèn)米皮就可以上桌食用了。
給你拌上一碗涼皮,澆上一點自制的湯水,放上一點黃瓜,拌上香菜,用勺子拿點花生、用筷子夾點豆芽,你喜歡吃酸的可以放上一點醋,吃咸的,可以放點醬油,再拌勻了。如果你喜歡吃辣的,可以放上一些辣。辣椒油的制作:先把500克油燒熱,同時在一個大碗里放1杯辣椒面,1~2大匙胡椒粉,一小撮白糖(千萬別多),1大匙白芝麻,不要攪,就按順序這么放著。這樣就可以看到一碗顏色鮮艷的風味小吃了。用你的鼻子聞一聞,肯定非常的香,舔一舔非常好吃,像一根根的面條,你用嘴一根根的吃,好玩極了,那涼皮滑爽好吃,用嘴一吸,醋味、辣味全都出來了,任誰吃了都叫好。我很喜歡吃那色香味都俱全的涼皮。假如哪一天你吃了涼皮,你肯定也會為它的味道所著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