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消防安全教育、培訓制度
一、 通過各種形式, 展開經(jīng)常性的消防安全宣傳教育。 向職工宣傳消防法律、 法規(guī)等方面的知識,不斷提高全體員工的消防安全意識。
二、 半年一次組織員工學習消防法規(guī)和各項規(guī)章制度,做到依法治火。宣傳 教育和培訓內(nèi)容應當包括: 1、 有關消防法規(guī)、消防安全制度和保障消防安全的操作規(guī)程; 2、 本單位、本崗位的火災危險性和防火措施; 3、 有關消防設施的性能、器材的使用情況; 4、 報火警、撲救初期火災以及自救逃生的知識和技能。 5、 組織、引導在場群眾疏散的知識和技能。科學管理家電設備,添置大功率家電時把好質(zhì)量關,盡量采用明線敷設,以便于改線和維修。
三、 各部門應針對崗位特點進行消防安全教育培訓。
四、 對消防設施維護保養(yǎng)和使用人員應進行實地演示和 培訓。
五、 對新員工進行崗前消防培訓,經(jīng)考試合格后方可上崗。
六、因工作需要員工換崗前必須進行再教育培訓。
七、消防控制室等特殊崗位要進行專業(yè)培訓。特殊崗位包括:消防安全責任 人、消防安全管理人、專、兼職消防安全管理人員、消防控制室的值班、操 作人員、特殊工種人員等。
"消防"即消除防患(即預防和解決人們在生活、工作、學習過程中遇到的人為與自然、偶然災害的總稱),當然狹義的意思在人們認識初期是:(撲滅)火災的意思。
Fire control;Fire fighting;Fire protection滅火與防火。亦指滅火、防火人員。郭孝成《浙江光復記》:"及消防,見勢已烈,均袖綴白布,以表輸誠。"如:必須抓好消防工作。3、使用滅火器滅火家用干粉滅火器適用于油鍋、煤油爐、油燈和蠟燭等引起的初起火災。例如:消防車、消防技術。中國已有兩千多年的消防歷史,"消防"一詞是二十世紀從日本引進的,是一個外來語。但"消防"的根在中國。日本的文字是從中國的漢字演變而來,漢字早在西晉太康五年(284年)就開始傳入日本。"消防"一詞不僅字形與漢字完全相同,字義也無差別。現(xiàn)代意義的消防可以更深層的理解為消除危險和防止災難。
消防器材是指用于滅火、防火以及火災事故的器材。用于專業(yè)滅火的器材。常見的消防器材:滅火器,它按驅(qū)動滅火器的壓力型式可分為三類 :1.貯氣式滅火器。滅火劑由滅火器上的貯氣瓶釋放的壓縮氣體的或液化氣體的壓力驅(qū)動的滅火器。使用電燙斗時突遇停電,卻忘了拔下插頭,一旦來電,也極易引發(fā)火災。 2.貯壓式滅火器。滅火劑由滅火器同一容器內(nèi)的壓縮氣體或滅火蒸氣的壓力驅(qū)動的滅火器。3.化學反應式滅火器。滅火劑由滅火器內(nèi)化學反應產(chǎn)生的氣體壓力驅(qū)動的滅火器。
一是定點擺放,不能隨意挪動。二是定期對滅火器進行普查換藥,定期巡查消防器材,保證處于完好狀態(tài)。三是定人管理。經(jīng)常檢查消防器材,發(fā)現(xiàn)丟失、損壞應立即上報領導及時補充,做到消防器材管理責任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