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SMT貼片加工檢驗流程
1、SMT貼片技術員佩戴好檢驗OK的靜電環(huán),插件前檢查每個訂單的電子元件無錯/混料、破損、變形、劃傷等不良現象
2、電路板的插件板需要提前把電子物料準備好,注意電容極性方向須正確無誤
3、SMT印刷作業(yè)完畢后進行無漏插、反插、錯位等不良產品的檢查,將良好的上錫完成品流入下一工序。
4、SMT貼片組裝作業(yè)前請配戴靜電環(huán),金屬片緊貼手腕皮膚并保持接地良好,雙手交替作業(yè)。
5、 USB/IF座子/屏蔽罩/高頻頭/網口端子等金屬元件,插件時須戴手指套作業(yè)。
6、所插元器件位置、方向須正確無誤,元件平貼板面,架高元件必須插到K腳位置。
7、如有發(fā)現物料與SOP以及BOM表上規(guī)格不一致時,須及時向班/組長報告。
8、物料需輕拿輕放不可將經過SMT前期工序的PCB板掉落而導致元件受損,晶振掉落不可使用。
9、上下班前請將工作臺面整理干凈,并保持清潔。
10、嚴格遵守作業(yè)區(qū)操作規(guī)則,首件檢測區(qū)、待檢區(qū)、不良區(qū)、維修區(qū)、少料區(qū)的產品嚴禁私自隨意擺放,上下班交接要注明未完工序。
SMT元器件的包裝、基本要求、注意事項及其選擇
1、SMT元器件的包裝
四種包裝方式,即:散裝、盤狀編帶包裝、管式包裝、托盤包裝。
2、SMT元器件的基本要求
表面安裝元器件應該滿足以下基本要求:
①裝配適應性——要適應各種裝配設備操作和工藝流程;②焊接適應性——要適應各種焊接設備及相關工藝流程。
3、使用SMT元器件的注意事項
①表面組裝元器件存放的環(huán)境條件; ②要有防潮要求; ③運輸、分料、檢驗或手工貼裝要規(guī)范操作。
4、SMT元器件的選擇
選擇表面安裝元器件,應根據系統(tǒng)和電路的要求,綜合考慮市場供應商所能提供的規(guī)格、性能和價格等因素。
①選擇表面安裝元器件時要注意貼片機的貼裝精度水平; ②集成電路的引腳形式必須符合焊接設備及工作條件; ③選擇表面安裝元器件要符合PCB板的設計要求。
新型混裝焊接工藝技術涌現
選擇性焊接
選擇性焊接中,僅有部分特定區(qū)域與焊錫波接觸。由于PCB本身就是一種不良的熱傳導介質,因此焊接時它不會加熱熔化鄰近元器件和PCB區(qū)域的焊點。在焊接前也必須預先涂敷助焊劑,助焊劑僅涂覆在PCB下部的待焊接部位,但選擇性焊接并不適合焊接貼片元件。
浸焊工藝
使用浸入選擇焊工藝,可焊接0.7mm~10mm的焊點,短引腳及小尺寸焊盤的焊接工藝更穩(wěn)定,橋接可能性也小,相鄰焊點邊緣、器件及焊嘴間的距離應大于5mm。選擇浸焊工藝,可使用下列參數設置:
①焊錫溫度275℃~300℃
②浸入速度20mm/s~25mm/s
③浸入時間1s~3s
④浸后速度2mm/s
⑤激波泵速率按焊嘴數量定。
從生產現場來降低成本
SMT生產現場是成本消耗的主要所在地,因此,降低成本要從生產現場剔除過度的耗用資源。也可以同時實施下列6項活動來降低生產成本:
1.改進生產質量,來降低成本。在生產現場改進了生產過程中的質量,使其產品錯誤減少,不合格減少以及重工返修更少,縮短交貨時間以及減少資源耗用,降低了質量成本,因而使生產總成本下降。
2.改進生產力 ,當以較少的 (資源)“投入”,生產出相同的產品“產出”,或以相同的“投入”,生產出較多的“產出”時,生產力就改進了。在此所稱的“投入”是指像生產所投入的如人力、設備和材料?!爱a出”是指所生產的電子半成品或成品及帶來的價值。運用IE手法對生產線上的人數進行優(yōu)化(上面講過了),盡量做到越精簡越好。這不僅降低成本,更重要的也減少了質量的問題,因為更少的人手,表示更少的人為錯誤的機會。當生產力提高的時候,成本就跟著下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