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三種存儲介質對比
從存儲介質分析,SSD與HDD適合于存儲需要頻繁讀寫且暫未長期保存的“熱數據”,而對于讀寫頻次較低而需要長期保存的“冷數據”(在美國也稱之為“二級數據”),光存儲介質具有非常明顯的優(yōu)勢。預計在不久的將來,SSD與光存儲將成為兩類主流的存儲介質,并且通過數據分層技術將冷熱數據進行分層管理,合理存儲在不同屬性的介質之中。光存儲更安全可靠常用的WORM光盤,數據一次性寫入,不可篡改,不可刪除,不受病毒的侵擾,滿足法規(guī)要求。
1)安全性:光盤/光盤庫存儲(ODD)高,而磁帶/磁帶庫(TPE)、磁盤/磁盤陣列(HDD)、固態(tài)盤陣列(SSD)低。
2)讀取次數:光盤/光盤庫存儲(ODD)讀取10萬次以上,磁帶/磁帶庫(TPE)讀取次數100-300次,磁盤/磁盤陣列(HDD)讀取次數1萬次(穩(wěn)定性差),固態(tài)盤陣列(SSD)讀取次數1萬次(穩(wěn)定性差)。
3)使用壽命:光盤/光盤庫存儲(ODD):50-100年,磁帶/磁帶庫(TPE):10年內,磁盤/磁盤陣列(HDD):3-5年,固態(tài)盤陣列(SSD):2-4年。
4)強磁影響:光盤/光盤庫存儲(ODD):無,而磁帶/磁帶庫(TPE)、磁盤/磁盤陣列(HDD)、固態(tài)盤陣列(SSD):大。
5)查詢速度:光盤/光盤庫存儲(ODD):快(隨機讀?。?,磁帶/磁帶庫(TPE):慢(順序讀取),磁盤/磁盤陣列(HDD):快(隨機讀取),固態(tài)盤陣列(SSD):快(隨機讀?。?。
6)數據恢復時間:光盤/光盤庫存儲(ODD):短,磁帶/磁帶庫(TPE):長,磁盤/磁盤陣列(HDD):短,固態(tài)盤陣列(SSD):短。
云喚維公司——供應光存儲、藍光存儲、光盤庫存儲、光磁電混合存儲、磁光電存儲一體機、歸檔存儲、冷數據存儲、綠色存儲設備,我們公司堅持以用戶為中心,想用戶之所想,急用戶之所急,以誠信為本,信譽為重,以創(chuàng)新求發(fā)展,以質量求生存,我們熱誠地歡迎對此類產品感興趣的朋友一起合作共贏!歡迎點擊左右兩側的在線客服咨詢,或撥打咨詢電話前來洽淡合作!6)數據恢復時間:光盤/光盤庫存儲(ODD):短,磁帶/磁帶庫(TPE):長,磁盤/磁盤陣列(HDD):短,固態(tài)盤陣列(SSD):短。
光存儲項目經驗壁壘
在光存儲企業(yè)市場應用過程中,需要幫助客戶構建或優(yōu)化穩(wěn)定可靠的存儲系統(tǒng),除了提供較好的產品外,擁有豐富的經驗同樣重要,包括需求分析、方案設計、系統(tǒng)架構等專業(yè)經驗和具體應用、技術服務等實踐經驗??蛻粼谶x取供應商時,往往也會將類似的實施案例和項目作為重點的考察內容。隨著大數據的來臨,我國數據量呈現爆發(fā)式的增長,我國存儲行業(yè)的市場也將不斷增加,預計到2025年我國存儲行業(yè)總體市場規(guī)模將達到373。相關經驗的缺乏會造成新進入者很難在短期內立足本行業(yè)。
云喚維擁有先進的技術積累和豐富的實施經驗,我們竭誠歡迎廣大的顧客來公司洽談業(yè)務。如果您對光存儲設備感興趣,歡迎點擊左右兩側的在線客服,或撥打咨詢電話。
2025數據存儲將成熱點!110億市值光存儲龍頭是否高估?
“新基建”主要包括5G建設、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工業(yè)互聯(lián)網七大領域。與傳統(tǒng)基礎建設相比,以5G為代表的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更能體現數字經濟特征,能夠更好推動中國經濟轉型升級。
隨著5G、云計算、大數據的蓬勃發(fā)展,數據中心也正在進入下一個黃金時代。 數據中心的容量、性能和能耗都將面對更大的壓力?!被ヂ?lián)網數據中心預計,2018至2025年,我國數據圈年均復合增長率將達到30.35%,將成為全球較大數據圈,其中,企業(yè)產生數據將成主流。保護體系知識產權保護:目前已申請專利200多項,拿到80多項,同時獲得48項軟著和14項注冊商標,是一款完全自主可控的產品,完全符合國家對“安可認證”的要求。光存儲數據保存時間長和使用成本低的優(yōu)勢更適應大數據數據存儲的要求,行業(yè)有望高速發(fā)展。
在大數據時代,我們面臨三大挑戰(zhàn):
1、容量挑戰(zhàn):大數據時代,數據呈幾何級數快速增長,IDC預測,全球數據圈將在2025年增至175ZB,冷數據約占總量的80%。如果完全采用傳統(tǒng)存儲模式,將會導致存儲成本的倍數級增長,經濟效益低下。
2、安全挑戰(zhàn):傳統(tǒng)磁電存儲介質,壽命周期短,海量數據遷移時經常發(fā)生數據丟失。如何對數據進行安全保存,存儲后不能被篡改也是大家關注的問題。
3、能耗挑戰(zhàn):全球數據中心耗電量占全球總耗電量的比例為1.1%-1.5%。如何進行低成本、綠色節(jié)能的存儲,成為溫冷數據存儲應用領域的迫切需求。
其實,早在2014年4月,國家信息中心召開“第三屆大容量光存儲技術研討會暨中國大數據光存儲產業(yè)聯(lián)盟發(fā)起大會“,我國光學和材料科學家、中科院院士干福熹院士代表21位國內外院士,宣讀了《院士建議書》,建議國家要緊急啟動“大數據光存儲研發(fā)與應用”國家專項計劃,建設“大數據冷庫示范工程”,將大數據存儲上升為國家戰(zhàn)略。根據IDC的預測,2025年全球數據量將達175ZB(1ZB=1024*1024*1024TB),中國將以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