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鋼結構加固
鋼結構加固加大構件截面加固法
加大構件截面的加固方法涉及面廣,施工較為簡便,尤其在滿足一定前提條件下,還 可在負荷狀態(tài)下加固,因而是鋼結構加固中常用的方法。
采用加大截面的方法加固鋼構件,應考慮構件的受力情況及存在的缺陷,在方便施 工、連接可靠的前提下選取有效的截面增加形式,所選截面形式應有利于加固技術要求并考慮已有缺陷和損失的狀況。(圖1-圖4 ),給出了各類受力構件的一些截面加固形,可供設計時參考。
1、計算的一般規(guī)定
(1)在完全卸荷的狀態(tài)下,采用加大截面的方法加固鋼結構時,構件的強度和穩(wěn)定 性,按加固后的截面用與新結構相同的方法依照《鋼結構設計規(guī)范》 的規(guī)定進行計算。
(2)在負荷狀態(tài)下,采用加大截面的方法加固鋼構件時,原結構中的承載力應有不少20%的富余。加固后構件承載力的計算應根據(jù)荷載形態(tài)分別進行。
對于承受靜力荷載或間接承受動力荷載的構件,一般情況可根據(jù)原有構件和加固件之 間的內力重分布的原則,按加固后的截面進行承載力計算。
(3)負荷狀態(tài)下采用加大截面的方法進行加固時,其加固計算應根據(jù)原有構件的受力狀態(tài),鋼材強度設計值應乘以加固折減系數(shù)k 。軸心受力的實腹構件取k=0.8p偏心受力和受彎構件及格構式構件取k=0.9.
構造與施工要求
(1)采用加大截面的方法進行加固,應保證加固構件有合理的傳力途徑:有保證加固 件與原有構件共同工作的相互連接;對于軸心受力和偏心受力構件,加固件宜與原有構件 的支座(或節(jié)點)有可靠的連接。
(2)加固件的布置應適應原有構件的幾何形狀或已發(fā)生的變形情況,以利施工。但也應 盡量不用引起截面形心偏移的形式,難以避免時,應在加固計算中考慮形心軸偏移的影響。
(3)盡量減少加固施工的工作量。不論原有結構是栓接結構還是焊接結構,只要鋼材 具有良好的可焊性,應盡可能采用焊接方式補強。
(4)當采用焊接補強時,應盡可能減少焊接工作量及注意合理的焊接順序,以降低焊 接變形和焊接應力,并竭力避免仰焊。在負荷狀態(tài)下焊接時,應采用較小的焊接尺寸,并 應首先加固對原有構件影響較小、構件薄弱和能立即起到加固作用的部位。
鋼結構加固焊縫連接的加固
采用焊縫進行加固一般適用于下列情況:一是原結構使用焊縫連接,或原結構雖不是 焊縫連接,但加固處允許采用焊縫連接;二是使用焊接施工較方便時。 焊縫加固應首先考慮增加焊縫長度來實現(xiàn),其次考慮增加焊腳尺寸,或者同時增加焊縫長度和焊腳尺寸,或增加獨立的新焊縫。所示為節(jié)點焊縫加固的一個示例。
腹桿只用側焊縫連接于節(jié)點板時,可以加設端焊縫 。如果加設端焊縫還不夠,則可以加高原有焊縫(增加焊腳尺寸)。但加高焊腳只能在一定限度范圍內,角鋼肢尖 焊縫不得超過角鋼厚度,角鋼肢背焊縫不得超過角鋼厚度的1.2倍 當增大焊腳尺寸有困難時 可以像那樣在加大節(jié)點板的基礎上再加長焊縫。焊接桿件加長角焊縫還可以借助 于短斜板,這種做法 比加大節(jié)點板要簡單得多。
1、既有建筑需要進行地基基礎加固的原因大致有下列幾種情況:
(1)由于勘察、設計、施工或使用不當,造成既有建筑開裂、傾斜或損壞,而需要進行地基基礎加固。這在軟土地基、濕陷性黃土地基、人工填土地基、膨脹土地基和土巖組合地基上較為常見。
(2)因改變原建筑使用要求或使用功能而需要進行地基基礎加固。如增層、增加荷載、改建、擴建等。
(3)因周圍環(huán)境改變而需要進行地基基礎加固,如地下工程施工可能對既有建筑造成影響、鄰近工程的施工對既有建筑可能產(chǎn)生影響、深基坑開挖對既有建筑可能產(chǎn)生影響。
(4)古建筑的維修而需要進行地基基礎加固。
2、與新建工程相比,既有建筑地基基礎的加固是一項技術較為復雜的工程。因此,必須遵循下列原則和規(guī)定:
(1)必須由有相應資質的單位和有經(jīng)驗的專業(yè)技術人員來承擔既有建筑地基和基礎的鑒定、加固設計和加固施工,并應按規(guī)定程序進行校核、審定和審批等。
(2)既有建筑在進行加固設計和施工之前,應先對地基和基礎進行鑒定,根據(jù)鑒定結才能確定加固的必要性和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