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天津市民族樂器廠二分廠是以藏族樂器和各種少數(shù)民族樂器為主的民族樂器生產制造企業(yè)。兼營制作國內各種民族樂器。該企業(yè)產品主要銷往西藏、青海、四川、云南等省。同時出口美國、日本、南非、智利等國。廣泛受到贊譽和好評。
馬頭琴是蒙古民族的代表性樂器,不但在中國和世界樂器的家族中占有一席之地,而且也是民間藝人,牧民家中所喜歡的樂器,馬頭琴所演奏的樂曲,具有深沉粗獷的特點,體現(xiàn)了蒙古民族的生產、生活和草原風格。
但凡聽過馬頭琴的人,很難不被它獨特的音色所吸引。無論你來自何方,只要聽見馬頭琴演奏的蒙古長調,眼前便是那一望無際的草原,是湛藍的天空、漂浮的云朵、還有駿馬和牧群。聽到動情處,又難免思念故土,追懷往昔。
梯形的琴身和雕刻成馬頭形狀的琴柄,是馬頭琴2000多年來不變的形制。作為蒙古族民間的一種兩弦樂器,馬頭琴是草原上代表性的弓弦樂器。
有人說,馬頭琴是“草原的鋼琴”,當馬頭琴拉響那一刻,草原、藍天、駿馬與之交相輝映,草原之音、民族之情,從草原和歷史的深處傳來,承載著厚重的歷史文化。
馬頭琴是中國 蒙古 族民間拉弦樂器。蒙古語稱"綽爾"。琴身木制,長約一米,有兩根弦。這里,還需要特別提到的是,馬頭琴是四度定弦樂器,換把是極其頻繁的,往往在倒換把位時容易出現(xiàn)音不準的現(xiàn)象,這就需要演奏者在平時努力掌握各把的音位以及音位與音位之間的距離等問題。共鳴箱呈梯形,馬皮蒙面。聲音圓潤,低回宛轉,音量較弱。相傳有一牧人懷念死去的小馬,取其腿骨為柱,頭骨為筒,尾毛為弓弦,制成二弦琴,并按小馬的模樣雕刻了一個馬頭裝在琴柄的頂部,因以得名。馬頭琴由共鳴箱、琴頭、琴桿、弦軸、琴馬、琴弦和琴弓等部分組成,共鳴箱呈正梯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