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什么是灸感?
答:灸之要,氣至而有效。
灸感是在灸時患者自我所感知的一種氣的變化。各種各樣,甚至千奇百怪,奇妙無比。不是親身感受,很難體會其中奧妙。
?、偈蔷幕鹧洠憾啾憩F為透熱、擴熱、傳熱三種熱感現象,這表明為體內的經氣被推動循環(huán)起來了;比如灸足三里時熱氣會向下傳感到小腿。
?、谑钦跋嗖憾啾憩F為酸、麻、脹、痛、癢的灸感,這表明為體內的經氣被激發(fā)自動與病灶的邪氣相。常見的是風氣大的患者發(fā)癢,濕氣大的患者局部出水氣。
?、蹫殚_門:多表現為風、涼、冷的灸感,這表明為體內的經氣充足,開始將病氣驅除體外了。甚至一些患者明顯感覺有一股氣從腳尖跑出去。
第四種是丹田氣足,奇經八脈暢通。比如丹田整天暖洋洋,冬天不怕冷,夏天不怕熱,等等。
灸感個體差異非常大,不是每個人或者每次都有。
如何挑選適合的艾灸工具
現在市面上有各種艾灸器材,以艾灸盒為例,分為單孔、雙孔、六孔等,都配合綁帶可固定在身上,安全,適用于身體的多個部位施灸。對于關節(jié)、背部等不易固定的部位也可輕松施灸。
灸為傳統(tǒng)、直接,應當將點燃的距離皮膚5厘米左右,將溫度控制在皮膚感到溫熱但沒有明顯刺痛感,注意避免艾灰、火星掉落到皮膚或衣物上造成傷害。灸不適用于背部等難以觀察的部位。
隔物灸較為常見的有隔姜灸、隔蒜灸,所隔藥餅可增強溫經通絡的效果,但操作較為復雜。傳統(tǒng)隔物灸可將艾絨壓緊后置于藥餅上點燃,但因燃燒后改變,極易掉落。日常施灸時可將置于艾灸盒與皮膚接觸之處,同樣可以達到。
所隔會增加對皮膚的刺激量,例如蒜茸易導致灸泡,皮膚嬌嫩或易過敏人群應避免使用。
2、陽盛質:
凡強壯的,聲高氣粗的,好動的人,屬于陽盛體質。此類人平素喜涼怕熱,神旺氣粗,口渴喜冷飲,尿黃便結,病則易發(fā)高熱,脈洪數有力,舌紅苔薄黃。本體質之人不易患病,一經患病,多為急、暴發(fā)病。故飲食方面多用、清淡之品;運動量也要大一些,讓體內積蓄的陽氣盡快散發(fā)出去,條件許可,每天進行涼泉、溫泉水浴,須常清其過盛之熱,適當補其耗傷之陰。
3、氣郁質:
此類人形體消瘦或偏胖,面色萎黃或蒼暗,平素性情急躁易怒,容易激動,或憂郁寡歡,胸悶不舒,時欲太息。病則胸脅脹痛或竄痛;或小腹脹痛,,;或咽中梗阻,如有異物;或氣上沖逆,眩暈;或腸鳴,大便泄利不爽,舌淡紅苔白,脈弦。這類人相當于現代所稱的抑郁型或抑郁質。,以舒肝理氣為主;平時應常去旅游,以使心胸愉快,從而排除多愁善感的抑郁狀態(tài);多聽一些輕松、開朗、激動的音樂,以提高情緒;飲食上,適當喝一點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