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花生豬蹄
原料:豬蹄2個(gè),花生250克,鹽、蔥、蒜、姜、冰糖、醬油、蠔油、番茄醬各適量
做法:
1.豬蹄斬成塊狀,在沸水中煮約10分鐘后撈出瀝干水分;花生加鹽水發(fā)泡3小時(shí);蔥挽結(jié),蒜、姜切片。鍋中加水,放入冰糖小火加熱慢慢熬制至冰糖起泡呈金黃色。
2.將豬蹄塊倒入炒鍋中攪拌均勻,使豬蹄裹上糖色后倒入花生、蔥結(jié)、蒜片、姜片、醬油、蠔油和番茄醬。
3.炒鍋加水加蓋燒沸后,調(diào)至小火燉約2個(gè)小時(shí);當(dāng)豬蹄和花生都軟爛,改大火收干湯汁,鏟勻起鍋裝盤,即可上桌。
板栗燒排骨
原料
排骨400克,大蔥半根,蒜瓣5個(gè),洋蔥半個(gè),姜片4片,料酒,番茄醬,冰糖,老抽一小匙,鹽一小匙,生抽一大匙,植物油一大匙,清水適量
做法
1.排骨洗凈控干水,用生抽腌1小時(shí)
2.洋蔥切斷,蔥切斷,蒜掰皮準(zhǔn)備好
3.往炒鍋中加入植物油,將腌好的排骨倒入鍋中,翻炒均勻,肉微微泛黃變色的時(shí)候,把大蒜、姜片放入鍋中翻炒,加入老抽,繼續(xù)翻炒
4.等到排骨上色均勻,加入適量的清水,蓋住排骨為準(zhǔn),放入料酒、冰糖、鹽、板栗,用小火燜40分鐘左右,大火收汁
5.放入洋蔥、大蔥、番茄醬和味精就可以了。(不喜歡番茄醬的可以不加,后汁不能收的太干哦,那樣排骨就比較柴了。)
豬肉的纖維組織比較柔軟,還含有大量的肌間脂肪,因此比牛肉更好消化吸收。中醫(yī)上認(rèn)為,多吃豬肉中的瘦肉有的作用,對(duì)熱病傷津、消渴羸瘦、燥咳、等疾病都有一定的治果。
按照所處的部位不同,豬肉大體分為10種。不同部位的豬肉在脂肪含量和口感上有很大的不同,也因此適合不同的烹調(diào)方法。
里脊肉:是脊骨下面一條與大排骨相連的瘦肉。肉中無筋,是豬肉中嫩的一部分。水分含量多,脂肪含量低,肌肉纖維細(xì)小,炸、熘、炒、爆等烹調(diào)方法都適合。
臀尖肉:位于臀部的上面,都是瘦肉,肉質(zhì)鮮嫩,烹調(diào)時(shí)可用來代替里脊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