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什么是NTC熱敏電阻的B值
1>, B值計算公式:
T1/T2一般為25/85 or 25/50 or 25/100,依不同廠家定義而定
R1 = 溫度T1時之電阻值
R2 = 溫度T2時之電阻值
T1 = 298.15K (273.15 25℃) 以凱式溫度定義
T2 = 358.15K (273.15 85℃) 以凱式溫度定義
電阻隨溫度變化之熱敏感指數(shù),單位為K。此參數(shù)類似NTC 產(chǎn)品RT曲線的斜率,故值愈大,表示溫度每升高1℃,阻值變化幅度愈大。
當壓敏電阻器吸收的能量較大時會有溫升,由于熱耦合作用,PTC熱敏電阻的溫度也會隨之升高,加上它本身也會由于電流的增大而發(fā)熱,當溫度達到PTC熱敏電阻開關(guān)溫度后,其阻值躍升,電流急劇減小,同時其上電壓降增大很多,壓敏電阻兩端電壓減小,只有很小的漏電流通過。使得被保護電路電壓降至正常工作電壓范圍內(nèi),電力儀表正常工作。熱敏電阻消耗的能量對溫度的影響用耗散常數(shù)來表示,它指將熱敏電阻溫度提高比環(huán)境溫度高1℃所需要的毫瓦數(shù)。
熱敏電阻工作原理
熱敏電阻的基本電氣特性是其電阻值隨溫度變化而改變,熱敏電阻自身溫度會隨周圍溫度或電流通過熱敏電阻而導(dǎo)致的自熱而改變。如在溫度測量、控制和補償?shù)膽?yīng)用中,要求熱敏電阻自耗功率維持在小,免得引起自熱。當周圍溫度保持不變時,熱敏電阻的阻值是熱敏電阻自耗功率的函數(shù),此時熱敏電阻溫度升高到高于環(huán)境溫度。熱電阻熱敏電阻是用半導(dǎo)體材料,大多為負溫度系數(shù),即阻值隨溫度增加而降低。
CPTC熱敏電阻CPTC熱敏電阻由陶瓷材料制作而成,并經(jīng)過半導(dǎo)化摻雜以后PTC效應(yīng)尤為突出,一般在常溫下時候它的電阻值很低,但是隨著溫度的升高,當?shù)竭_居里點附近時候會發(fā)生驟變,電阻會急劇增大,也就是呈現(xiàn)高阻狀態(tài),表現(xiàn)出了陶瓷材料的PTC效應(yīng),因此比較多見應(yīng)用于線路過載保護、鎮(zhèn)流器、節(jié)能燈啟動、電機啟動、彩電消磁、溫度測溫補償?shù)?。給定出電阻值以后,由于熱敏電阻阻值變化,耗散功率在不同溫度下也有所不同。
熱敏電阻的應(yīng)用熱敏電阻廣泛用于家用電器、電力工業(yè)、通訊、軍事科學(xué)、宇航等各個領(lǐng)域,發(fā)展前景極其廣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