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3D打印機打印過程
打印機打出的截面的厚度(即Z方向)以及平面方向即X-Y方向的分辨率是以dpi(像素每英寸)或者微米來計算的。3D打印機發(fā)展20世紀80年代后期,美國科學家發(fā)明了一種可打印出三維效果的打印機,并已將其成功推向市場,3D打印技術發(fā)展成熟并被廣泛應用。一般的厚度為100微米,即0.1毫米,也有部分打印機如Objet Connex 系列還有三維 Systems' ProJet 系列可以打印出16微米薄的一層。而平面方向則可以打印出跟激光打印機相近的分辨率。打印出來的“墨水滴”的直徑通常為50到100個微米。 用傳統(tǒng)方法制造出一個模型通常需要數小時到數天,根據模型的尺寸以及復雜程度而定。而用三維打印的技術則可以將時間縮短為數個小時,當然其是由打印機的性能以及模型的尺寸和復雜程度而定的。
3D打印機打印出來的模型在某種程度上能夠完全替代傳統(tǒng)的手板,而直接金屬3D打印一套模具及其內部的熱流道系統(tǒng)則更加神奇而。這臺設備將使用聚合物和其他材料,利用擠壓增量制造技術逐層制造物品。SLM金屬3D打印技術在改善模具冷卻效率、縮短成型周期以及提高塑料制品品質方面,具有顯著的優(yōu)勢,更因其層層堆疊式的激光燒結技術可生產兼具外型及內部復雜結構的模具,使得開模不僅快速,而且對模具加工產生了革命性的變革,是模具加工走向一體化,品質更提升。
3D打印技術的優(yōu)勢
除了概念設計之外,3D打印還被用于創(chuàng)建功能性原型,因為3D打印技術制成的物品本身具有耐高溫、耐化學腐蝕等性能,通過對原型進行各種性能測試,以改進終的產品設計參數,大大縮短了產品從設計到生產的時間。這種擺脫原來高門檻的非技能制造業(yè),將進一步引導出眾多新的商業(yè)模式,并能在遠程環(huán)境或極端情況下為人們提供打印服務。3D打印加快了設計進程,在產品的安全性和合理性設計、人體工程學設計、市場營銷和設計等方面不斷改善,從而實現在將產品全i面投入生產前對其進行優(yōu)化,創(chuàng)造出更好的產品。
3D打印為何是“制造生產”的關鍵設備?
有效縮短產品開發(fā)周期
而更的產品開發(fā)也縮短開發(fā)周期,對公司而言可以減低成本,令產品更快推出市場,效益明顯。
對研發(fā)工程師來說也能帶來更多好處,他們可以自由發(fā)揮,不必再因趕死線而因循保守,局限思維。3D打印機打印出來的模型在某種程度上能夠完全替代傳統(tǒng)的手板,而直接金屬3D打印一套模具及其內部的熱流道系統(tǒng)則更加神奇而高效。若工程師的合作伙伴能夠提供快速可靠的原型制作服務,以往在限期前,只能制作一次原型產品,現在可以制作3次,甚至4次,這樣便有更多空間,可以作出更多嘗試,品質更上一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