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次氯酸鈉的殺菌原理
次氯酸鈉的殺菌原理主要是通過它的水解形成次氯酸,次氯酸再進一步分解形成新生態(tài)氧[O],新生態(tài)氧的極強氧化性使菌體和病毒的蛋白質(zhì)變性,從而使病源微生物致死。(Cl?消毒的原理亦同)。
根據(jù)化學測定,次氯酸鈉的水解受PH值的影響,當PH超過9.5就會不利于次氯酸的生成。但是,絕大多數(shù)水質(zhì)的PH值都在6—8.5,而對于PPM級濃度的次氯酸鈉在水里幾乎是完全水解成次氯酸,其效率高于99.99%。
次氯酸在殺菌、殺病毒過程中,不僅可作用于細胞壁、病毒外殼,而且因次氯酸分子小,不帶電荷,可滲透入菌(病毒)體內(nèi)與菌(病毒)體蛋白、核酸、和酶等發(fā)生氧化反應(yīng),從而消滅病原微生物。
同時,氯離子還能顯著改變細菌和病毒體的滲透壓使其喪失活性而滅亡。
次氯酸鈉作用——冠興化工
次氯酸鈉是一種高效、廣譜、安全的強力滅菌殺病***劑,它與水的親和性很好,能與水以任意比互溶,操作安全,使用方便,易于儲存,可以在各種環(huán)境工作狀況下投加,而且次氯酸鈉消毒液在水中不會產(chǎn)生游離態(tài)分子氯。所以在消毒過程中一般難以發(fā)生因存在分子氯引發(fā)的氯代化合反應(yīng)而生成不利于人體健康的有毒有害物質(zhì),且消毒效果被公認和Cl?相當,對環(huán)境無傷害,不存在跑氣泄漏。因此人們考慮采用次氯酸鈉代替液態(tài)氯進行飲用水消毒。6、一定不要讓針頭卡入根管內(nèi),一定要做到,能迅速將沖洗針頭拔出。
自1982年起,國外已有利用次氯酸鈉回收污水及核廢料、被木材防腐劑污染的污泥等各種固體廢料中的三價鉻的研究報道。但關(guān)于利用次氯酸鈉氧化浸取制革污泥中的三價鉻的研究尚屬開始。而次氯酸鈉作為常用的消毒劑,價格低,容易獲得,投加適量時,不會對環(huán)境造成影響。所以這種方法對解決制革污泥農(nóng)用化處置具有重要現(xiàn)實意義和廣泛應(yīng)用前景。正是由于這種殺菌機制,殘余在牙膠尖上的次氯酸鈉就有可能造成根尖周組織的破壞。建議操作人員佩戴直接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學安全防護眼鏡,穿防腐工作服,戴橡膠手套。
次氯酸鈉使用方法
選擇成分為「次氯酸鈉(sodium hypochlorite)」之市售漂白水稀釋后使用。一般漂白水多大部分濃度為5-6%??衫孟♂尩募矣闷姿?。
(一)、「穿、稀、擦、停、沖、棄」六步驟:
1.「穿」:穿上圍裙、戴上口罩及手套,保護雙手。
2.「稀」:稀釋漂白水
浸泡消毒的接觸時間則建議超過30分鐘。
5.「沖」:用清水沖洗或擦拭剛才清潔消毒的區(qū)域。
6.「棄」:未使用完的漂白水,應(yīng)采下列方式,才可丟棄。次氯酸鈉會隨時間逐漸分解,因此未使用完的漂白水,在24小時之后應(yīng)丟棄。
(1)將用過的漂白水再用大量的水稀釋一遍(不要少於一百倍)才倒入廚房污水道或戶外水溝,比較不會污染水源。
(2)將漂白水密封存起來,時間久了漂白水會自動氧化再倒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