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電磁屏蔽體的分類
根據(jù)屏蔽目的的不同,屏蔽體可分為靜電屏蔽體、磁屏蔽體和電磁屏蔽體三種。
靜電屏蔽體:由逆磁材料(如銅、鋁)制成,并和地連接。靜電屏蔽體的作用是使電場終止在屏蔽體的金屬表面上,并把電荷轉送入地。
磁屏蔽體:由磁導率很高的強磁材料(如鋼)制成,可把磁力線限制于屏蔽體內。
電磁屏蔽體:主要用來遏止高頻電磁場的影響,使干擾場在屏蔽體內形成渦流并在屏蔽體與被保護空間的分界面上產(chǎn)生反射,從而大大削弱干擾場在被保護空間的場強值,達到了屏蔽效果。有時為了增強屏蔽效果,還可采用多層屏蔽體,其外層一般采用電導率高的材料,以加大反射作用,而其內層則采用磁導率高的材料,以加大渦流效應。如果屏蔽體上出現(xiàn)洞穴或縫隙,將會直接降低屏蔽效果。用屏蔽體將接收電路、設備或系統(tǒng)包圍起來,防止它們受到外界電磁場的影響。頻率愈高,這種現(xiàn)象愈顯著。
電磁屏蔽體的效能
屏蔽體的屏蔽效能可用屏蔽系數(shù)或屏蔽衰減來表示。在空間防護區(qū)內,有屏蔽體存在時的場強(E0或H0)與無屏蔽體存在時的場強(E或H)的比值,即E0/H0或E/H就稱為屏蔽系數(shù)。屏蔽系數(shù)愈小,說明屏蔽效果愈好。屏蔽效果也可用屏蔽衰減來表示,屏蔽衰減代表干擾場強通過屏蔽體受到的衰減值。電磁屏蔽技術電磁屏蔽就是以金屬隔離的原理來控制電磁干擾由一個區(qū)域向另一區(qū)域感應和輻射傳播的方法。屏蔽衰減可由或求得-單位分貝(dB)。屏蔽衰減值越大,屏蔽效果越好。
電磁屏蔽
工程中,實際的輻射的干擾源大致分為兩類:類似于對稱振子天線的非閉合載流導線輻射源和類似于變壓器繞組的閉合載流導線輻射源。由于電偶極子和磁偶極子是上述兩類源的基本形式,實際的輻射源在空間某點產(chǎn)生的場,均可由若干個基本源的場疊加而成(圖2)。對于高頻電磁場,一般不采用鐵磁材料,因為鐵磁材料有較大的磁滯損耗和渦流損失,會造成諧振回路品質因數(shù)(Q值)下降,站較多的是采用高電導率材料的電磁屏蔽。因此通過對電偶極子和磁偶極子所產(chǎn)生的場進行分析,就可得出實際輻射源的遠近場及波阻抗和遠、近場的場特性,從而為屏蔽分類提供良好的理論依據(jù)。
電磁屏蔽原理
電屏蔽的實質是減小兩個設備(或兩個電路、組件、元件)間電場感應的影響。電屏蔽的原理:是在保證良好接地的條件下,將干擾源所產(chǎn)生的干擾終止于由良導體制成的屏蔽體。因此,接地良好及選擇良導體做為屏蔽體是電屏蔽能否起作用的兩個關鍵因素。具體講,就是用屏蔽體將元部件、電路、組合件、電纜或整個系統(tǒng)的干擾源包圍起來,防止干擾電磁場向外擴散。磁屏蔽的原理是由屏蔽體對干擾磁場提供低磁阻的磁通路,從而對干擾磁場進行分流,因而選擇鋼、鐵、坡莫合金等高磁導率的材料和設計盒、等封閉殼體成為磁屏蔽的兩個關鍵因素。
電磁屏蔽的原理是由金屬屏蔽體通過對電磁波的反射和吸收來屏蔽輻射的干擾源的遠區(qū)場,即同時屏蔽場源所產(chǎn)生的電場和磁場分量。由于隨著頻率的增1高,波長變得與屏蔽體上孔縫的尺寸相當,從而導致屏蔽體的孔縫泄漏成為電磁屏蔽關鍵的控制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