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1.概述
通常,人們把含鉻量>12%或含鎳量>8%的合金鋼稱為不銹鋼。這種鋼在大氣中或在腐蝕性介質(zhì)中具有一定的耐腐蝕能力,并在較高溫度(>450℃)下具有較高的強度。含鉻量達16%~18%的鋼,稱為耐酸鋼或耐酸不銹鋼,通稱為不銹鋼。
含鉻量達12%以上的鋼在與氧化性介質(zhì)接觸時,由于電化學作用,表面形成一層富鉻氧化膜,可保護金屬內(nèi)部不受腐蝕。但在非氧化性腐蝕介質(zhì)中,不能形成堅固的鈍化膜。為提高鋼的耐腐蝕能力,通常選擇增大鉻的比例或添加可促進鈍化的合金元素,如添加Ni、Mo、Mn、Cu、Nb、Ti、W和Co等。這些合金元素不僅提高了鋼的抗腐蝕能力,同時改變了鋼的內(nèi)部組織和物理力學性能。其在鋼中的含量不同,對不銹鋼性能產(chǎn)生的影響不同,有的有磁性,有的則無磁性,有的能夠進行熱處理,有的則不能進行熱處理。
不銹鋼被越來越廣泛地應用于航空、航天、化工、石油、建筑以及食品機械行業(yè)中。其所含的合金元素對切削加工性能影響較大,文中主要對不銹鋼的切削加工進行了分析。
2.不銹鋼的分類及性能
(1)按不銹鋼主要成分,分為以鉻為主的鉻不銹鋼和以鉻、鎳為主的鉻鎳不銹鋼兩大類。
(2)按不銹鋼金相組織分類:①馬氏體不銹鋼。其含鉻量為12%~18%,含碳量為0.1%~0.5%(有時達1%)。其硬度為170~217HBW,抗拉強度σb為540~1 079MPa,伸長率δ為10%~25%,熱導率к為25.12W/(m·K)。常見的牌號有1Cr13、2Cr13、3Cr13、4Cr13、1Cr17Ni2、9Cr18、9Cr18MoV和30Cr13Mo等。馬氏體不銹鋼通過淬火,可獲得較高的硬度、強度和耐磨性。然而,當鋼中含碳量低于0.3%時,組織不均勻,粘附性強,切削時易產(chǎn)生積屑瘤,且斷屑困難,切削加工性較差。當含碳量達0.4%~0.5%時,切削加工性較好。②鐵素體不銹鋼。其含鉻量為12%~13%。硬度為177~228HBW,抗拉強度σb為363~451MPa,伸長率δ為20%~22%,熱導率к為16.7W/(m·K)。加熱冷卻時組織穩(wěn)定,不發(fā)生相變,所以不能進行熱處理強化,只能靠變形強化,切削加工性相對較好。常見的牌號有0Cr13、0Cr17Ti、0Cr13Si4NbRe、1Cr17、1Cr17Ti、1Cr17Mo2Ti、1Cr28以及1Cr25Ti等。③奧氏體不銹鋼。其含鉻量為12%~25%,含鎳量為7%~20%(或20%以上)。硬度為187~207HBW,抗拉強度σb為481~520MPa,伸長率δ為40%,熱導率к為16.33W/(m·K)。典型牌號有1Cr18Ni9Ti,其他還有00Cr18Ni10、0Cr18Ni12Mo2Ti、0Cr18Ni18Mo2Cu2Ti、1Cr14Mn14Ni、2Cr13Mn9Ni4以及1Cr18Mn8Ni5N等。由于奧氏體不銹鋼含有較多的鎳或錳,加熱時組織不變,故淬火不能使其強化,可通過冷加工硬化來大幅度提高強度和硬度,其硬化程度為基體硬度的1.4~2.2倍,給下一次切削帶來很大困難。其具有優(yōu)良的力學性能和良好的耐腐蝕能力,無磁性。④奧氏體-鐵素體雙相不銹鋼。與奧氏體不銹鋼相似,僅在組織中含有一定量鐵素體,常見牌號有0Cr21Ni5Ti、1Cr21Ni5Ti、1Cr18Mn10Ni5Mo3N、0Cr17Mn13Mo2N、1Cr17Mn9Ni3Mo3Cu2N、Cr26Ni17Mo3CuSiN以及1Cr18Ni11Si4AlTi等。這類不銹鋼有硬度極高的金屬間化合物析出,強度比奧氏體不銹鋼高,切削加工性能比奧氏體不銹鋼更差。其硬度<277HBW,抗拉強度σb為589~736MPa,伸長率δ為18%~30%。⑤沉淀硬化不銹鋼。這類不銹鋼因含有較高的鉻、鎳和極低的碳,還含有能起沉淀硬化作用的、鋁、鈦和鉬等合金元素,其在回火時析出,產(chǎn)生沉淀硬化,具有很高的硬度和強度。其硬度為363~388HBW,抗拉強度σb為1 138~1 324MPa,伸長率δ為5%~10%,這類鋼具有良好的耐腐蝕性能。常見牌號有0Cr17Ni4Cu4Nb、0Cr17Ni7Al和0Cr15Ni7Mo2Al等。
3.不銹鋼的切削特點
不銹鋼的切削加工性能比45鋼差。若以45鋼的相對切削加工性Kr為1,則奧氏體不銹鋼的相對切削加工性Kr為0.4,鐵素體不銹鋼的Kr為0.48,馬氏體不銹鋼的Kr為0.55。其中以奧氏體和奧氏體-鐵素體雙相不銹鋼的切削加工性差,給切削加工帶來很大困難,其特點如下:
(1)切削加工硬化嚴重。以奧氏體和奧氏體 鐵素體不銹鋼的加工硬化現(xiàn)象為嚴重,硬化層的硬度比基體硬度高1.4~2.2倍,其抗拉強度σb為1 470~1 960MPa。這類不銹鋼塑性大(δ>35%),塑性變形時晶格扭曲,故強化系數(shù)大,且奧氏體不穩(wěn)定,在切削力作用下,部分奧氏體轉(zhuǎn)變?yōu)轳R氏體。
(2)切削力大。不銹鋼的高溫強度和硬度高且韌性大,故在切削時所消耗的能量大,即切削抗力大。以奧氏體不銹鋼為例,在切削過程中溫度高達700℃時,其綜合力學性能高于一般結構鋼。加之其在切削過程中的塑性變形大、硬化現(xiàn)象嚴重,增大了切削力,所以不銹鋼的單位切削力為45鋼單位切削力的1.25倍。
(3)切削溫度高。由于不銹鋼在切削時的塑性變形大,切屑與刀具間的摩擦大,加之其熱導率僅為45鋼熱導率的1/3~1/4,散熱條件差,大量切削熱集中在切削區(qū),在相同切削條件下,切削溫度比切削45鋼時高200℃。
車刀報廢后的故事
車刀報廢后的故事
今天在線上忙活時,聽到一車加工中,怪叫聲是一聲接一聲。當時也沒反應過來,主要是一車加工時,都會出現(xiàn)因切削用量太大而宣布嘰嘰的聲響?;蚴乔邢魉墓β蔬^大,引起V帶短暫打滑的聲響…唔…唔…。(廠里的車床都是V帶直聯(lián)主軸的,V帶也非一般V帶,里邊的抗拉體為鋼絲)這些聲響早都習慣了,僅僅保全人員偶爾會報怨V帶咋這個簡單壞了?頃刻,一車就報警啦!曩昔一看,NC反常!主軸不動!想想這個警,經(jīng)常報,沒大聯(lián)系,直接找保全來,好處理的很!
話說保全師傅來了,當安全門打開的一瞬,眼前的一幕讓人大吃一驚,刀片崩成兩節(jié),內(nèi)孔車刀的刀桿現(xiàn)已死死的陷在工件的內(nèi)孔里邊,任憑保全師傅用多大的銅錘敲擊,刀桿都紋絲不動,終只好把刀具從刀盤上下了下來,拿維修班吹焊去了!我想刀具是必定廢了,好歹也值一千多塊錢?。【妥屛医o遇上了!唉…
咱們疑問,刀具這個慘烈的作廢,必定是有原因的。這兒在介紹原因前,就讓我來敘述一下刀具的詳細模樣。這把內(nèi)孔車刀,切當說應該叫深孔車刀才妥貼,由于其長徑比現(xiàn)已遠遠大于5了,其刀桿蕞前端也就15個毫米左右吧!從蕞前端往后端慢慢增大,刀桿上面開有兩條螺旋槽,兩條螺旋槽的前面,各開了三個定位面,用來裝置左右對稱兩塊刀片(刀片很小,用螺絲固定)。反正跟麻花鉆多像的。咱們聽來,這把車刀規(guī)劃相當?shù)暮侠砺?!左右對稱兩刀片,切削時,力的大小是相等,方向相反,剛好形成一力偶,避免了刀桿單側(cè)受力,引起的懸臂梁曲折變形,并且左右兩刀片一起承擔切削使命,刀片的切削條件天然要好的多。已然規(guī)劃上沒有問題,為啥仍是這個慘烈的作廢了呢?這兒邊就要從車刀執(zhí)役的歷史講起了。
車刀買回來后,天然是很好用了,但一次小小意外,一側(cè)的刀片崩了。崩了就崩了嘛!一樣持續(xù)切削沒問題了,沒什么大不了的。關鍵是當工人師傅準備換新刀片時,發(fā)現(xiàn)刀片的定位面現(xiàn)已破壞了,無法裝置刀片了,這樣就剩余一個刀片孤孤單單戰(zhàn)斗了。按說現(xiàn)在只剩一個刀片了,切削用量應該減一減才對,不過這是理論上的,切削用量嘛,必定只有增沒的減啦!否則單件切削時刻會延伸的,否則功率又低了。至于刀具壽數(shù)了,這個我就不曉得改沒改了。改小了,我看用途也不大,總有那么一個刀片不到壽數(shù)就崩了的,一崩刀桿就完蛋。就這樣,單側(cè)刀刃切削了一個來月吧!效果很好啦!從沒崩過,功率也沒落下,認為從此能夠天常地久了。不過今天就崩了,崩了后,刀桿持續(xù)進給,主軸持續(xù)滾動,僅僅這次一塊刀片也沒了,螺旋槽上開出的定位面做為刀具前刀面持續(xù)車削,終刀桿就死死的陷在工件的內(nèi)孔里了,主軸直接中止?jié)L動,然后報警,終刀具就慘烈的犧牲了!
車刀慘烈的作廢了,咱們可能要疑問了,不就作廢一把車刀嘛?還有啥后續(xù)故事,換把新的持續(xù)。不過真不好意思,庫房里沒有。咱們這兒又想說:“哪買把新的”。還真不好意思,真的不好買,不是市面上沒有這種車刀,而是國企的制度??!買一把車刀要報要批,要找這個領導簽字,要找哪個領導簽字,費事死了。買這把車刀的時刻,少者等個把星期,多者就遙遙無期了。
想想每天這個重的生產(chǎn)使命,靠等新刀的到來,仍是死了這條心吧!這不,車刀作廢不到一小時,部門的工藝工程師,車間工藝技術員,就把地點事故車床圍滿了。不過這件事功率仍是挺高的,半天后,車間主任就叫我回原來的生產(chǎn)線持續(xù)干活了。哪這兒就讓咱們來看看技術人員是怎么處理這個扎手問題的了。
說來很簡單??!直接換了把很一般的內(nèi)孔車刀,(主體就是一圓桿,前面裝置一塊小刀片哪種,再一般不過了)然后調(diào)整了一下每把車刀的刀補量就好啦!是?。〈_實是好了,反正是粗車刀,加工出來的孔直徑小了,沒事!內(nèi)孔表面布滿了一條又一條很嚴重的螺旋型震痕,也沒事!(現(xiàn)已不能用震紋來描述了,由于波峰與波谷間的高度都能夠用毫米計量了)說來也是,反正是粗車刀,對加工出來孔的直徑及表面質(zhì)量沒啥要求,精車余量也是足夠的,不會對后續(xù)工序產(chǎn)生多大影響。哪還等什么,用就用吧!僅僅車削內(nèi)孔時宣布的聲響,比殺豬還刺耳幾倍??!真苦了我的耳朵了,可真真正正的苦惱還在后邊了!
前面我現(xiàn)已說了,這把車刀是用來加工深孔的,上把車刀在壞了后,技術人員換了一把一般的內(nèi)孔車刀,新車刀除了懸伸量很長外,沒有什么共同之處。哈哈!問題就出在這兒了,新車刀懸伸量太大,剛度極差??!加工出來的孔小了,表面質(zhì)量太差,加工過程中切削聲響太刺耳,這兒就不談了。而在我接連加工了十來個工件后,還發(fā)現(xiàn)了一個新缺陷,哪就是崩刀片??!有時做一個零件就崩了,有時做幾個又崩了,搞的我很動火??!刀片換個不停了。不一會,剛剛散了的技術人員些又聚了過來了。這兒,咱們就不看技術人員咋處理這個問題了,咱們自己來理論談討一下。
上面所談到的一切加工問題,原因都在新裝置的內(nèi)孔車刀的剛度太差。而進步內(nèi)孔車刀剛度,減小車刀轟動。在我看來,方法無非三種,下面依次討論一下。
榜首種方法,咱們首先翻書《材料力學》,上面說了,想進步懸臂梁的剛度,在這兒就要加大刀桿直徑,削減懸伸量。不過這個還真行不通,工藝條件決議了,刀桿直徑不能再小了,懸伸量不能再短了。已然這些條件無發(fā)改動了,哪咱們就選個彈性模量較大的刀桿來進步刀桿剛度總行了吧!不過又覺得鋼材的彈性模量都差不多,沒啥必要??!哪咱們就把《材料力學》放一放,看看其它的。
第二種方法,翻書《金屬切削原理與刀具》,不過這兒,咱們先來了解一下新車刀裝置好后,刀片各個獨立的視點。榜首眼就看出來,刀尖圓弧半徑太大了,形成背向力很大,所以引起轟動。再仔細看看,刀具主偏角差點快一百度了,切削時,刀尖先觸摸工件,所以簡單崩了。再看看,如同仍是個正直刃傾角,前角也太小了,副偏角也很小??!哎呀!不看了不看了,刀具視點問題大大的有了。
第三種方法,咱們接著翻書《機械制造基礎》。這兒咱們就能夠減小切削用量嘛!不過這種方法不可行,由于在廠里,功率是很重要的。當然了,還能夠改動工藝道路了,詳細說來就是把粗車孔這個工步,改成一道工序,用鉆床鉆了,只要余量夠,也不怕粗基準運用兩次(三爪卡盤夾持外圓了,定位基準面為毛丕外圓),但是這也不行了,由于這兒是標準化企業(yè),沒通用機床。說了這個多,咱們?nèi)允莵砜纯醇夹g員又是哪個處理這個問題的呢?
哈哈!換了塊三角形刀片,刀片的視點變了。詳細說來前角和副偏角變大了,主偏角和刀尖圓弧半徑都變小了,刃傾角也變成了零度。車刀刀桿也換了,換了把重的,比原來哪把車刀重多了,我想彈性模量必定大了不少吧!試切了十來個工件,轟動小了許多,刀片也沒崩。哪還等什么??!持續(xù)操機!
刀具的長度補償和半徑補償
數(shù)控加工中,刀具實踐地點的方位往往和編程時刀具理論上應在的方位不同,這是咱們需求從頭依據(jù)刀具方位來修正程序,然而正如咱們知道的,修正程序是一件多么繁雜而易錯的環(huán)節(jié),因而,刀具補償?shù)母拍罹蛻\而生。所謂刀具補償就是用來補償?shù)毒邔嵺`安裝方位與理論編程方位之差的一種功用。運用刀具補償功用后,改動刀具,只需求改動刀具方位補償值即可,而不用修正數(shù)控程序。
刀具補償中咱們經(jīng)常用的有長度補償和半徑補償,一般初入數(shù)控職業(yè)的人很難嫻熟的運用這兩種補償,下面咱們就這兩種補償辦法詳細講解一下。
一、刀具長度補償
1、刀具長度補償?shù)母拍?
首先咱們應了解一下什么是刀具長度。刀具長度是一個很重要的概念。咱們在對一個零件編程的時分,首先要質(zhì)定零件的編程中心,然后才能樹立工件編程坐標系,而此坐標系僅僅一個工件坐標系,零點一般在工件上。長度補償僅僅和Z坐標有關,它不象X、Y平面內(nèi)的編程零點,因為刀具是由主軸錐孔定位而不改動,關于Z坐標的零點就不一樣了。每一把刀的長度都是不同的,例如,咱們要鉆一個深為50mm的孔,然后攻絲深為45mm,分別用一把長為250mm的鉆頭和一把長為350mm的絲錐。先用鉆頭鉆孔深50mm,此刻機床現(xiàn)已設定工件零點,當換上絲錐攻絲時,假設兩把刀都從設定零點開端加工,絲錐因為比鉆頭長而攻絲過長,損壞刀具和工件。此刻假設設定刀具補償,把絲錐和鉆頭的長度進行補償,此刻機床零點設定之后,即使絲錐和鉆頭長度不同,因補償?shù)拇嬖?,在調(diào)用絲錐工作時,零點Z坐標現(xiàn)已主動向Z (或Z)補償了絲錐的長度,保證了加工零點的正確。
2、刀具長度補償指令
通過履行含有G43(G44)和H指令來實現(xiàn)刀具長度補償,一起咱們給出一個Z坐標值,這樣刀具在補償之后移動到離工件表面距離為Z的地方。別的一個指令G49是撤銷G43(G44)指令的,其實咱們不用運用這個指令,因為每把刀具都有自己的長度補償,當換刀時,運用G43(G44)H指令賦予了自己的刀長補償而主動撤銷了前一把刀具的長度補償。
G43表明存儲器中補償量與程序指令的結尾坐標值相加,G44表明相減,撤銷刀具長度偏置可用G49指令或H00指令。程序段N80 G43 Z56 H05與中,假設05存儲器中值為16,則表明結尾坐標值為72mm。
3、刀具長度補償?shù)膬煞N辦法
(1)用刀具的實踐長度作為刀長的補償(推薦運用這種辦法)。運用刀長作為補償就是運用對刀儀丈量刀具的長度,然后把這個數(shù)值輸入到刀具長度補償寄存器中,作為刀長補償。
運用刀具長度作為刀長補償,能夠避免在不同的工件加工中不斷地修正刀長偏置。這樣一把刀具用在不同的工件上也不用修正刀長偏置。在這種情況下,能夠依照一定的刀具編號規(guī)矩,給每一把刀具作檔案,用一個小標牌寫上每把刀具的相關參數(shù),包含刀具的長度、半徑等材料。這關于那些專門設有刀具管理部門的公司來說,就用不著和操作工面對面地通知刀具的參數(shù)了,一起即使因刀庫容量原因把刀具取下來等下次從頭裝上時,只需依據(jù)標牌上的刀長數(shù)值作為刀具長度補償而不需再進行丈量。
運用刀具長度作為刀長補償還能夠讓機床一邊進行加工運轉(zhuǎn),一邊在對刀儀上進行其他刀具的長度丈量,而不用因為在機床上對刀而占用機床運轉(zhuǎn)時刻,這樣可充分發(fā)揮加工中心的效率。這樣主軸移動到編程Z坐標點時,就是主軸坐標加上(或減去)刀具長度補償后的Z坐標數(shù)值。
(2)運用刀尖在Z方向上與編程零點的距離值(有正負之分)作為補償值。這種辦法適用于機床只要一個人操作而沒有足夠的時刻來運用對刀儀丈量刀具的長度時運用。這樣做當用一把刀加工別的的工件時就要從頭進行刀長補償?shù)脑O置。運用這種辦法進行刀長補償時,補償值就是主軸從機床Z坐標零點移動到工件編程零點時的刀尖移動距離,因而此補償值總是負值而且很大。
二、 刀具半徑補償
1、刀具半徑補償概念
在概括加工時,刀具中心運動軌道(刀具中心或金屬絲中心的運動軌道)與被加工零件的實踐概括要偏移一定距離,這種偏移稱為刀具半徑補償,又稱刀具中心偏移。
因為數(shù)控系統(tǒng)控制的是刀具中心軌道,因而數(shù)控系統(tǒng)要依據(jù)輸入的零件概括尺度及刀具半徑補償值核算出刀心軌道。依據(jù)刀具補償指令,數(shù)控加工機床可主動進行刀具半徑補償。特別是在手藝編程時,刀具半徑補償尤為重要。手藝編程時,運用刀具半徑補償指令,就能夠依據(jù)零件的概括值編程,不需核算刀心軌道編程,這樣就大大減少了核算量和出錯率。盡管運用CAD/CAM主動編程,手藝核算量小,生成程序的速度快,但當?shù)毒哂猩倭磕p或加工概括尺度與規(guī)劃尺度稍有偏差時或者在粗銑、半精銑和精銑的各工步加工余量變化時,仍需作恰當調(diào)整,而運用了刀具半徑補償后,不需修正刀具尺度或建模尺度而從頭生成程序,只需求在數(shù)控機床上對刀具補償參數(shù)做恰當修正即可。既簡化了編程核算,又添加了程序的可讀性。
刀具半徑補償有B功用(Basic)和C功用(Complete)兩種補償方式。因為B功用刀具半徑補償只依據(jù)本段程序進行刀補核算,不能解決程序段之間的過渡問題,要求將工件概括處理成圓角過渡,因而工件尖角處工藝性不好。而且編程人員必須事前估量出刀補后或許呈現(xiàn)的間斷點和交叉點,并進行人為處理,明顯添加編程的難度;而C功用刀具半徑補償能主動處理兩程序段刀具中心軌道的轉(zhuǎn)接,可徹底依照工件概括來編程,因而現(xiàn)代CNC數(shù)控機床幾乎都采用C功用刀具半徑補償。這時要求樹立刀具半徑補償程序段的后續(xù)至少兩個程序段必須有值定補償平面的位移指令(G00、G01,G02、G03等),否則無法樹立正確的刀具補償。
2、刀具半徑補償指令
依據(jù)ISO規(guī)則,當?shù)毒咧行能壍涝诔绦蛞?guī)則的前進方向的右邊時稱為右刀補,用G42表明;反之稱為左刀補,用G41表明。
G41是刀具左補償指令(左刀補),即順著刀具前進方向看(假定工件不動),刀具中心 軌道位于工件概括的左面,稱左刀補。
G42是刀具右補償指令(右刀補),即順著刀具前進方向看(假定工件不動),刀具中心軌道位于工件概括的右邊,稱右刀補。
多位專家解讀五軸加工技術,這個必定要看
五軸加工(5 Axis Machining),望文生義,數(shù)控機床加工的一種方式。選用X、Y、Z、A、B、C中任意5個坐標的線性插補運動,五軸加工所選用的機床一般稱為五軸機床或五軸加工中心。但是你真的了解五軸加工嗎?
五軸技術的展開
幾十年來, 人們普遍認為五軸數(shù)控加工技術是加工連續(xù)、平滑、凌亂曲面的委一手法。一旦人們在規(guī)劃、制造凌亂曲面遇到無法處理的難題, 就會求諸五軸加工技術。但是.....
五軸聯(lián)動數(shù)控是數(shù)控技術中難度蕞大、運用規(guī)劃廣的技術, 它集核算機控制、高功用伺服驅(qū)動和精密加工技術于一體, 運用于凌亂曲面的、精密、自動化加工。國際上把五軸聯(lián)動數(shù)控技術作為一個國家出產(chǎn)設備自動化技術水平的標志。由于其特別的地位,特別是對于航空、航天、軍事工業(yè)的重要影響, 以及技術上的凌亂性, 西方工業(yè)發(fā)達國家一直把五軸數(shù)控系統(tǒng)作為戰(zhàn)略物資實施出口許可證原則, 對我國實施禁運, 限制我國、軍事工業(yè)展開。
前次金屬加工小編發(fā)的關于“東芝機床事件”就是根據(jù)這個關閉原則!
與三軸聯(lián)動的數(shù)控加工相比, 從工藝和編程的視點來看, 對凌亂曲面選用五軸數(shù)控加工有以下利益:
(1)前進加工質(zhì)量和功率
(2)擴展工藝規(guī)劃
(3)滿意復合化展開新方向
但是,哈哈,又但是了。。。五軸數(shù)控加工由于干與和刀具在加工空間的位姿控制,其數(shù)控編程、數(shù)控系統(tǒng)和機床結構遠比三軸機床凌亂得多。所以,五軸說起來簡略,實在結束真的很難!別的要操作運用好真的更難!
說到五軸,真的不得不說一說真假五軸?小編前段時間發(fā)布了一個“假五軸or真五軸?與三軸有什么差異呢?”的文章,其實文章中首要敘述了真假5軸的差異首要在于是否有RTCP功用,為此,小編專門去查找了這個詞!
RTCP,解釋一下,F(xiàn)idia的RTCP是的縮寫,字面意思是“旋轉(zhuǎn)刀具中心”,業(yè)界往往會稍加轉(zhuǎn)義為“盤繞刀具中心轉(zhuǎn)”,也有一些人直譯為“旋轉(zhuǎn)刀具中心編程”,其實這只是RTCP的成果。PA的RTCP則是前幾個單詞的縮寫。海德漢則將相似的所謂晉級技術稱為,刀具中心點處理。還有的廠家則稱相似技術為TCPC,刀具中心點控制。
從Fidia的RTCP的字面意義看,假設以手動辦法定點履行RTCP功用,刀具中心點和刀具與工件表面的實踐接觸點將堅持不變,此時刀具中心點落在刀具與工件表面實踐接觸點處的法線上,而刀柄將盤繞刀具中心點旋轉(zhuǎn),對于球頭刀而言,刀具中心點就是數(shù)控代碼的政策軌跡點。為了到達讓刀柄在履行RTCP功用時可以單純地盤繞政策軌跡點(即刀具中心點)旋轉(zhuǎn)的目的,就有必要實時補償由于刀柄滾動所構成的刀具中心點各直線坐標的偏移,這樣才華夠在堅持刀具中心點以及刀具和工件表面實踐實踐接觸點不變的情況,改動刀柄與刀具和工件表面實踐接觸點處的法線之間的夾角,起到發(fā)揮球頭刀的蕞佳切削功率,并有用逃避干與等作用。因此RTCP好像更多的是站在刀具中心點(即數(shù)控代碼的政策軌跡點)上,處理旋轉(zhuǎn)坐標的改變。
不具備RTCP的五軸機床和數(shù)控系統(tǒng)有必要依靠CAM編程和后處理,事前規(guī)劃好刀路,相同一個零件,機床換了,或者刀具換了,就有必要從頭進行CAM編程和后處理,因此只能被稱作假五軸,國內(nèi)許多五軸數(shù)控機床和系統(tǒng)都屬于這類假五軸。當然了,人家硬撐著把自己稱作是五軸聯(lián)動也無可厚非,但此(假)五軸并非彼(真)五軸!
小編因此也咨詢了職業(yè)的專家,簡而言之,真五軸即五軸五聯(lián)動,假五軸有或許是五軸三聯(lián)動,別的兩軸只起到定位功用!
這是淺顯的說法,并不是標準的說法,一般說來,五軸機床分兩種:一種是五軸聯(lián)動,即五個軸都可以一同聯(lián)動,別的一種是五軸定位加工,實踐上是五軸三聯(lián)動:即兩個旋轉(zhuǎn)軸旋轉(zhuǎn)定位,只需3個軸可以一同聯(lián)動加工,這種俗稱3 2方式的五軸機床,也可以理解為假五軸。
怎樣?關于真假五軸的情況您了解了嗎?有新的說法,歡迎留言探討!
本次對于RTCP功用也沒有進行翔實的描繪,假設你對這方面感興趣,小編決議下次多收集一些這方面的材料,給您回答!需求的話歡迎留言!
展開五軸數(shù)控技術的難點及阻力
我們早已認識到五軸數(shù)控技術的優(yōu)越性和重要性。但到現(xiàn)在為止, 五軸數(shù)控技術的運用仍然局限于少數(shù)資金雄厚的部門, 而且仍然存在尚未處理的難題。
下面小編收集了一些難點和阻力,看是否跟您的情況對應?
1.五軸數(shù)控編程抽象、操作困難
這是每一個傳統(tǒng)數(shù)控編程人員都深感頭疼的問題。三軸機床只需直線坐標軸, 而五軸數(shù)控機床結構方式多樣;同一段NC 代碼可以在不同的三軸數(shù)控機床上獲得相同的加工作用, 但某一種五軸機床的NC代碼卻不能適用于一切類型的五軸機床。數(shù)控編程除了直線運動之外, 還要協(xié)調(diào)旋轉(zhuǎn)運動的相關核算, 如旋轉(zhuǎn)視點行程查驗、非線性過失校核、刀具旋轉(zhuǎn)運動核算等, 處理的信息量很大, 數(shù)控編程極端抽象。
五軸數(shù)控加工的操作和編程技術密切相關, 假設用戶為機床增添了特別功用, 則編程和操作會更凌亂。只需反復實踐, 編程及操作人員才華把握必備的知識和技術。經(jīng)驗豐盛的編程、操作人員的短少, 是五軸數(shù)控技術遍及的一大阻力。
國內(nèi)許多廠家從國外購買了五軸數(shù)控機床, 由于技術培訓和效力不到位, 五軸數(shù)控機床固有功用很難結束, 機床運用率很低, 許多場合還不如選用三軸機床。
2.對NC 插補控制器、伺服驅(qū)動系統(tǒng)要求十分嚴厲
五軸機床的運動是五個坐標軸運動的組成。旋轉(zhuǎn)坐標的參與, 不光加劇了插補運算的背負, 而且旋轉(zhuǎn)坐標的細微過失就會大幅度下降加工精度。因此要求控制器有更高的運算精度。
五軸機床的運動特性要求伺服驅(qū)動系統(tǒng)有很好的動態(tài)特性和較大的調(diào)速規(guī)劃。
3.五軸數(shù)控的NC 程序校驗尤為重要
要前進機械加工功率,迫切要求挑選傳統(tǒng)的“試切法”校驗辦法
。在五軸數(shù)控加工傍邊,NC 程序的校驗作業(yè)也變得十分重要, 由于一般選用五軸數(shù)控機床加工的工件價格十分貴重, 而且磕碰是五軸數(shù)控加工中的常見問題:刀具切入工件;刀具以極高的速度磕碰到工件;刀具和機床、夾具及其他加工規(guī)劃內(nèi)的設備相磕碰;機床上的移動件和固定件或工件相磕碰。五軸數(shù)控中,磕碰很難猜想,校驗程序有必要對機床運動學及控制系統(tǒng)進行概括分析。
假設CAM 系統(tǒng)檢測到過錯, 可以立即對刀具軌跡進行處理;但假設在加工進程中發(fā)現(xiàn)NC 程序過錯,不能像在三軸數(shù)控中那樣直接對刀具軌跡進行批改。在
三軸機床上, 機床操作者可以直接對刀具半徑等參數(shù)進行批改。而在五軸加工中, 情況就不那么簡略了,由于刀具標準和方位的改變對后續(xù)旋轉(zhuǎn)運動軌跡有直接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