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阻性消聲器
阻性型消聲器利用布置在管內壁的吸聲材料或吸聲結構,依靠吸聲材料的孔隙,使聲波在其中引起空氣和材料振動而產生摩擦及黏滯阻力,將聲能轉化為熱能而被吸收,使沿管道傳播的噪聲迅速衰減。阻性型消聲器對中、高頻噪聲的消聲效果較好影響阻性消聲器性能的因素有:吸聲材料的種類、吸聲層厚度及密度、氣流通道斷面形狀及大小、氣流速度及消聲器長度。
排氣消聲器其吸聲系數(shù)高,吸收頻帶寬,壓力損失小,氣流再生噪聲低,且易于控制。為獲得寬頻帶高吸收效果,一般用三級微穿孔板結構。微穿孔板與外殼體之間以及微穿板之間的空腔尺寸大小按需要吸收的頻帶不同而異,低頻腔大(150~200mm),中頻小些(80~120mm),高頻更小些(30~50mm),雙層結構的前腔深度一般應小于后腔,前后腔深度之比不大于1:3,前部接近氣流的一層微穿孔板穿孔率應高于后層。
小孔消聲器
利用噴氣口直徑變小、噴氣噪聲峰值頻率移向超聲頻的原理制成的消聲器。適用于降低各種空氣動力設備或高壓容器的排氣噪聲。結構為一根直徑與排氣管直徑相等、管壁上鉆有很多小孔而末端封閉的管子,小孔直徑應不大于5mm,且越小消聲效果越好,宜用1~3mm。開孔總面積需比原排氣管口總面積大1.5~2倍,孔間距B 宜為B=d 6(d1/2)(d 為小孔直徑)。
小孔消聲器具有設計理論嚴謹,設計消聲值與實測值基本符合,消聲器結構簡單,消聲量高,耗鋼材少、重量輕等優(yōu)點。實際使用中,往往采用節(jié)流降1壓與小孔噴注相結合的節(jié)流降1壓小孔復合消聲器,可獲得約30~45dB(A) 的消聲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