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齊武帝蕭頤的景安陵地處江蘇鎮(zhèn)江的丹陽,因丹陽是齊、梁兩代君主的故鄉(xiāng),因此這兩代君主百年歸老后,不愿葬在首都南京,而寧愿葬到自己的故土丹陽,從而使丹陽成了南朝雕刻神獸的另一個集中地。景安陵前鑄銅麒麟是丹陽神獸中的代表,其形態(tài)比宋武帝初寧陵的麒麟生動,它昂首張口,騰躍威武,頭生雙角,雙目炯炯,胸部挺起,后腹微縮,身軀呈“S”形彎曲,和高昂的頭部組合成有機的整體,顯得窈窕清秀。身體裝飾繁富,雙翼線條刻劃流暢,加上翼后長翎和拖地的長尾,增強了麒麟的主體動勢。唐縣中正銅雕工藝品廠在銅雕麒麟生產(chǎn)方面有著獨到的經(jīng)驗,建廠多年來,為全國各地的朋友提供銅雕麒麟作品無數(shù),因作品做工十分精湛而被廣大朋友所信賴。
南北朝時期,陵墓前樹立銅獸(獅子雕塑、麒麟雕塑等)、墓碑和石柱的風(fēng)尚在南朝十分盛行。據(jù)考證,這一制度始于南朝的宋代,逐步發(fā)展并形成了一定的規(guī)范制度。南朝陵墓前的銅獸(獅子雕塑、麒麟雕塑)均為一對。擺放銅獅子“生”『生財』、『生權(quán)』,獅子象征權(quán)利,“升”權(quán)自然能“生”財。按照制度,皇帝陵前的銅獸(麒麟雕塑、獅子雕塑),頭大而頸部略細,有翼有腳爪,頜下有長須垂胸,陵前右側(cè)的一座頭上獨角,左側(cè)的一座頭上雙角;王侯墓前的銅獸(麒麟雕塑、銅雕獅子),頭大而頸部短粗,有長舌垂胸,有翼有腳爪,但頭上無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