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節(jié)點處理:
(1)女兒墻部位收口處理:做水泥砂漿時需將墻與屋面交接處陰角抹成半徑約 50mm 的小圓角,基面達到要求后,先涂刷一道聚氨酯防水層,在涂刷均勻后立即貼一層胎體增強層(玻纖布),然后涂刷第二道聚氨酯防水層,與基面粘結牢固,也便于自粘卷材的施工。自粘橡膠瀝青防水卷材,是以SBS等彈性體瀝青為基料,以聚乙烯膜、鋁箔為表面材料或無膜(雙面自粘),采用防粘隔離層的自粘防水卷材。
(2)陰陽角及管口部位的處理:陰陽角處須用砂漿做成 50mm 的圓角,增設防水附加層一道,附加層中設有玻纖布一道。管口與基面交接處,抹好找平層后,預留凹槽,嵌填密封材料,再給管道四周除銹、打光,管口部位的四周 500mm 范圍內設防水附加層,增設玻纖布一道,確保達到防水效果。撕剝時,已剝開的隔離紙宜與粘結面保持45~60度的銳角,防止拉斷隔離紙,盡量保持在自然松弛狀態(tài),但不要有皺折。
產品類型:按增強材料分為高分子膜基、聚酯胎基(PY),其高分子基膜分為高強度(H)類和高延伸(E)類,刪除了舊版標準的代號(P)以防誤導使用。在對所有防水施工人員進行交底時明確要求,搭接長度不能少于10cm。
產品厚度:H類、E類小厚度為1.5mm,原標準小厚度為1.2mm(很難達到施工效果)。PY類只保留了3mm,原標準含3mm/4mm,主要原因是4mm在應用過程中不能與基層可靠粘結,特別是T型接縫易翹曲存在滲水隱患。
滲油性:滲油張數≤2張,與原標準相同,但新標準的試驗方法是采用鋁箔密封包裹濾紙和試件,實際上要求提高了。
持粘性:原標準為≥15min提高到≥30min。
與水泥砂漿剝離強度:增加熱處理指標為:≥1.0N/mm,無處理指標由≥2.0N/mm變更為≥1.5N/mm。
熱老化:反映了材料的使用壽命,是耐久性指標。測試溫度由原來的70℃提高至80℃,低溫柔性測試溫度統(tǒng)一為:-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