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當,底也,瓦覆檐際者,正當眾瓦之底,又節(jié)比于檐端,瓦瓦相盾,故有當名?!?
瓦,即圓弧形陶片,用于覆蓋屋頂。中國古代的瓦又分為板瓦、筒瓦和瓦當。板瓦仰鋪于屋頂之上,筒瓦覆于兩行板瓦之間,瓦當又稱“瓦頭”,指陶制筒瓦頂端下垂的特定部分,是古代中國建筑中覆蓋建筑檐頭筒瓦前端的遮擋。
瓦當是瓦的頭端,主要功能是便于屋頂排水、保護木制飛檐、美化屋面輪廓,具有很強的科學美觀性。
中國古代木構(gòu)架也有三種基本類型
1、抬梁式
抬梁式也稱“疊梁式”。這種木構(gòu)架大體說來是先在地面上筑一個土臺,臺上安裝石礎,立木柱,再在柱上架梁。梁與梁之間用“枋”連接組成“間”,在梁上再架檁,檁上架椽,這樣層層疊置,是用椽來承托屋頂,“骨架”就這樣形成了。
2、穿斗式 “穿斗式”沒有梁,它把柱子布置得比較密,柱間直接用枋聯(lián)系。3、井干式井干式的應用范圍不廣,它采用木頭圍成矩形木框,層層疊置,形成木頭承重的墻體,這樣消耗木材較大,主要用在盛產(chǎn)林木的林區(qū)。
廡殿頂
又稱四阿頂,有五脊四坡,又叫五脊頂,前后兩坡相交處為正脊,左右兩坡有四條垂脊。重檐廡殿頂莊重雄偉,是古建筑屋頂?shù)母叩燃墸嘤糜诨蕦m或寺觀的主殿,如故宮太和殿、泰安岱廟天貺殿、曲阜孔廟大成殿等。單檐廡殿頂多用于禮儀盛典及建筑的偏殿或門堂等處,以示莊嚴肅穆,如北京天壇中的祈年門、皇乾殿及齋宮、華嚴寺大雄寶殿等。
盝 頂
是一種較特別的屋頂,屋頂上部為平頂,下部為四面坡或多面坡,垂脊上端為橫坡,橫脊數(shù)目與坡數(shù)相同,橫脊首尾相連,又稱圈脊。盝頂在古代大型宮殿建筑中極為少見。
卷棚頂
又稱元寶脊,屋面雙坡相交處無明顯正脊,而是做成弧形曲面。多用于園林建筑中,如頤和園中的諧趣園,屋頂?shù)男问饺繛榫砼镯敗T趯m殿建筑中,太監(jiān)、傭人等居住的邊房,多為此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