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涼皮的制作步驟
1、500克面粉,3克左右的鹽,和成面團,蓋上濕布醒30分鐘左右
2、將上述所得面團放在一大容器里,加適量水,開始洗面筋,在水中不停的揉捏面團,待容器里的清水混稠時,將其用濾網(wǎng)濾到另外的容器里
3、洗五六遍左右,直到水不再渾濁,剩下那一下塊黃黃的東東就面筋啦,在面筋里加點發(fā)酵粉抓勻,上蒸屜,足氣蒸20分鐘,晾涼后切片(PS:也可以不蒸,用油炸下,然后炒著吃,味道也不錯)
4、然后就是所得面糊啦,讓其靜置分層,一般至少要沉淀3小時,偶是頭天晚上洗好,第二天才蒸的,面糊沉淀的時間越長,做出的涼皮兒越筋道。
在漢中一帶用米制的叫面皮,而用面制的叫面筋面皮,稱呼上容易搞混,問其為何,傳秦漢時期,劉邦漢中稱王,當?shù)匕傩找悦渍舫杀★灒谐杉殫l,筋絲柔韌,軟而不斷,恰像皮條,改名“面皮”。5千克菜油,燒至十成熱,關(guān)火靜置到不冒油煙時,分成三次倒入辣子罐油潑辣子面,每次都要攪動均勻。漢中面皮是以大米為原料,經(jīng)過浸泡,磨成米漿,加一定比例水稀調(diào),放在制好的籠蒸熟,待冷卻后抹上菜籽油切成細條,具有白、薄、光、嫩、細、柔、韌、香等特點,再輔以豆芽、菠菜、胡籮卜絲,調(diào)配入紅油辣椒、大蒜汁、生姜汁、米醋、醬油、五香粉、精鹽等佐料。
秦鎮(zhèn)的米面皮所以有名,主要是辣椒油的制作很講究,辣椒面放在上等的油中,加入花椒、茴香等大料小火反復熬制,越熬越辣,越熬越香,辣油也越熬越紅,越熬越亮。寶雞搟面皮具有筋斗、柔軟、涼香、酸辣可口、四季皆宜的特點,在寶雞大街小巷均可看見它的身影。秦鎮(zhèn)人自稱他們制作辣椒油的方法是別人學不去的,所以秦鎮(zhèn)米面皮的味道別人也就無法相比。秦鎮(zhèn)米面皮和漢中米面皮的區(qū)別主要在軟硬和調(diào)料上,秦鎮(zhèn)的米面皮比漢中米面皮要稍硬,更適合一些年輕人、中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