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工藝組成
一體式膜 - 生物反應器是把膜組件置于生物反應器內部,如圖 所示。進水進入膜 -生物反應器,其中的大部分污染物被混合液中的活性污泥去除,再在外壓作用下由膜過濾出水。這種形式的膜 -生物反應器由于省去了混合液循環(huán)系統(tǒng),并且靠抽吸出水,能耗相對較低;占地較分置式更為緊湊,近年來在水處理領域受到了特別關注。但是一般膜通量相對較低,容易發(fā)生膜污染,膜污染后不容易清洗和更換。
一、簡述
AO是厭氧、好氧污水處理的空間分割工藝,連續(xù)進水、出水、間歇曝氣的流程的污水處理工藝。
二、工作原理
進水通過污水過濾器,并且進水管與過濾器之間安裝有回流三通調節(jié)閥,很好的控制進水流量,同時回流污水又能對調節(jié)池進行攪拌,增加調節(jié)池物質傳質反應效率,使得污水預處理效果更好,為后期出水效果更好創(chuàng)造條件;首先將雜質部分過濾,為后續(xù)處理創(chuàng)造條件;之后進入格進行處理,這一格底部為厭氧區(qū),污污泥在此進行厭氧反應,酸化分解水中有機物,吸收部分氨氮,將分解產(chǎn)生能量供自身生命活動使用,同時釋放磷,上部為兼氧區(qū),繼續(xù)處理有機物,將含氮化合物轉化為氨氮供后續(xù)使用,處理亞、等物質;之后進入曝氣區(qū)進行好氧處理,利用射流器高速攪拌形成紊流,使污泥與有機物充分接觸,增加傳質效果,處理效率更高。處理后的泥水混合物經(jīng)過三相分離器阻擋,部分污泥沉淀下來,其余則通過分離器流入另一側沉淀區(qū)繼續(xù)沉淀分離,沉淀區(qū)設有生物填料層構成生物膜濾池,深度處理污水,降低出水懸浮物。
常見基本概念
混凝:混凝的目的在于通過向水中投加一些藥劑(混凝劑或助凝劑),使水中難以沉淀的膠體顆粒物能相互聚合,長大至能自然沉淀的程度,這個方法稱為混凝沉淀。
過濾:在水處理過程中,過濾一般是指以石英砂等粒狀填料層截留水中懸浮物質,從而使水獲得澄清的工藝流程。過濾的主要作用是去除水中的懸浮或膠體物質,特別是能有效去除沉淀技術不能去除的微笑粒子和細菌等,對COD和BOD也有某種程度的去除效果。
沉淀:利用懸浮物和水的密度差,重力沉降作用去除水中懸浮物的過程。
新型AO工藝將AO兩段放在一個池子內,用氣簾分割,形成低氧區(qū)和高氧區(qū),低氧區(qū)形成溶解氧0.4左右的兼氧區(qū),利用兼氧微生物菌群多樣,環(huán)境適應性強,繁殖快,降解氧化能力強的特點,在兼氧區(qū)迅速降解大部分有機污染物后,再進入好氧區(qū)精細處理。這樣即可提高處理效率,同時也節(jié)省曝氣電耗。
以12噸/d為例:
風機:臺灣電寶100L/分鐘一 90W日運行 24小時,效率80%
水泵:凱泉D50一0.37KW。 日運行 24小時,效率80%。
日耗電:
0.09X24X80%0.37X24X80%=1.73 7.10=8.83度,
噸水耗電:8.83/12=0.74度
噸水電費:0.37元
比傳統(tǒng)A0工藝少節(jié)約電費50%。
由于有效處理池容增加到仃留時間10小時,比原來的4.8小時提高了一倍多,氧化效率、降解速率少提高一倍。出水水量、水質將大大提高 。污水經(jīng)兼氧、好氧兩段精細處理完全可達到一級B出水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