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丹參根段繁殖:
早春收刨丹參時(即在“驚蟄”前后),選擇向陽避風處,挖深30cm、寬130cm、長不定的東西畦向育苗池。池底鋪一層騾馬糞或麥穰作釀熱物,厚6~7cm,上面再鋪一層砂或爐灰,土雜肥或圈肥和土混合好的育苗土,厚10~15cm。在育苗池的四周用土坯或磚壘上北高南低的矮墻。然后選擇粗壯(直徑0.5~lcm)、色鮮紅,無病害的新根作為種根(以根的上、中段為好),整理成把,剪成6~8cm長的根段,垂直或略傾斜插于育苗池內(nèi),株距2.5~5cm,根上、下端不能倒置。扦插完后,覆1~2cm厚的土,輕輕拍平。然后用30~40℃溫水噴灑池面,一次澆透,用塑料薄膜覆蓋嚴密。池墻上可架秫秸或竹竿,以防塑料布下榻。
為了防止夜間低溫或寒流,覆蓋稻草簾子,做到早晨揭,晚上蓋。育苗池要保持土地濕潤,澆水要選擇溫暖有陽光的中午進行,澆溫水,澆水后及時將塑料薄膜蓋好封固。
育苗池溫保持在20~25℃,約20天,幼苗萌發(fā)出土,30天新葉展露。如池里溫度超過30℃以上,則需及時通風降溫(一般揭開兩側薄膜即可)。待苗高2~3cm時,選擇溫暖有太陽的中午,揭開薄膜曬苗。北方寒冷地區(qū)晚上仍需覆蓋塑料薄膜。苗高6~9cm時即可移栽。移栽時間常在“谷雨”前后。整個育苗期約40~50天。 以上為中藥材丹參的種植時間及種植技術由亳州市譙城區(qū)凡一藥材種植農(nóng)民專業(yè)合作社提供
丹參種植技術
丹參一畝地種植多少棵投資多少錢
丹參早知道實際你在春季種植比較多,這個時間的溫度剛剛好!適合丹參的環(huán)境生長。一畝地種植10000棵。一畝地的投資才300多塊錢?,F(xiàn)在種植投資比較少了,希望大家抓住機會。
四川省種植區(qū)多選用分根繁育。作種栽用的丹參通常都留到田里,種植時隨挖隨栽。直徑0.3厘米左右、厚紅色、無病害的主根應在2月至3月種植。也可在11月感受時選種種植。行間30-45厘米,株間25-30厘米的穴植,穴深3-4厘米。栽時將選定的根條疊成4-6公分長的根段,邊折邊栽,根條往上,每穴栽1-2段。栽后隨后覆1.5公分上下的細土。丹參的效益怎么樣
種苗:每平方米667/畝栽植丹參苗8000棵,市場上苗價0.06元/棵,每一畝需投資480元。
2、耕地:一般深耕土地一次,旋耕一次,每畝費用80元左右。
3、肥料:每畝用50公斤復合肥做基肥,約150元。加上追肥,約50元計算。共計200元(農(nóng)家肥不計算在內(nèi))。
丹參種植時間在晚秋或早春,生長期一年,于當年秋季收獲。一般年份,在沒有大自然災害的情況下,平均產(chǎn)干貨50克/棵,以每畝栽培8000棵,按照成活率90%計算,每畝可收獲干丹參400公斤。
如果按照統(tǒng)貨(大小不計)市場價格14-18元/公斤,每畝收入6000-6500元,刨去成本科獲利3300-4800元。
隨著人們膳食結構的變化和社會老齡化的出現(xiàn),病的發(fā)病率呈上升趨勢,丹參在臨床和預防過程中發(fā)揮著其他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使丹參的身價倍增,用量翻番。需求刺激生產(chǎn)也刺激采挖,連年大批量的采挖使資源受到嚴重破壞,有些地方瀕臨,產(chǎn)量持續(xù)減少,質量大大下降。人工栽培新技術推廣不快,單產(chǎn)不高,總產(chǎn)不穩(wěn),有些地方由于病蟲害嚴重,連年大量不科學地施用化肥,使人工栽培丹參質量受到很大影響。
因此,市場上中產(chǎn)品,特別是出口產(chǎn)品一直偏緊,價格穩(wěn)中有升。由此可見,當前在適宜地區(qū)選擇無污染、無公害的地塊,選用優(yōu)良品種,采取規(guī)范化的丹參栽培技術,生產(chǎn)綠色中丹參的效益是不錯的,市場的潛力還是相當大的。
丹參苗種植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