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口罩機雙排鏈輪的加工方法與準則
1.磨齒:IT6~IT4→IT3,Ra:0.8~0.2μm原理:成形法和展成法。
?、懦尚畏XIT6~IT5,Ra:0.8~0.4μm,用成形砂輪磨削,生 口罩機雙排鏈輪傳動產率較高,加工精度較低,應用較少。
?、普钩煞X
錐面砂輪磨齒:砂輪截面齒形為假想齒條的齒形,工件向右滾動,利用砂輪右側面磨削齒槽的右側面,從根部磨至頂部;鏈輪材料鏈輪材料應保證輪齒有足夠的強度和耐磨性,故鏈輪齒面一般都經過熱處理,使之達到一定硬度。然后工件向左滾動,以砂輪左側面磨削第l齒槽的左側面,也從根部磨至頂部,當第l齒槽兩側面全部磨削完畢時,砂輪自動退離工件,工件作分度轉動,然后再向右滾動,磨削第2齒槽,這樣反復循環(huán),直至磨完全部輪齒。
2.研齒:
IT7~IT6,Ra:1.6~0.2μm設備:研齒機。研磨劑:磨粒:220#~240#,活性潤滑油特點:與珩齒相同,只能降低表面粗糙度,不能提高齒形精度。
軸徑可調的鏈輪本體上設有軸孔,軸孔內設有用于固定轉軸的軸套,軸套由至少四個可伸縮的卡塊構成,卡塊周向均勻分布,卡塊上固定連接有螺桿,鏈輪本體上設有供螺桿穿設的安裝槽,鏈輪本體上設有的凹槽,螺桿上套設有與螺桿螺紋配合的調節(jié)軸套,凹槽用以放置調節(jié)軸套,調節(jié)軸套的端面上設有刻度;螺桿上固定連接有限位塊,安裝槽的側壁設有供應限位塊滑移的限位槽;卡塊的內側壁上設有耐磨的凸起;③因為自動鏈輪轉速高、齒數少,在一樣前提下,比從動輪磨損快些,屬正常狀況。與現有技術相比,有益效果為:螺桿伸入到安裝槽內,在螺桿上套設置與螺桿螺紋配合的調節(jié)軸套,調節(jié)軸套在凹槽中限制了安裝位置。
口罩機雙排鏈輪淬火后,要做好的檢查項目及要求如下:
1、原材料質量。用試樣檢查,主要檢查其化學成分、低倍組織、晶粒度、淬透性、帶狀組織等。
2、外觀質量。齒輪淬火后100%檢查表面氧化、裂紋及碰傷。
3、淬火深度。用試樣檢查:按圖樣要求,從表面測到550HV深度處為有效硬化層深度,顯微檢查淬火層總深度時,碳鋼:過共析 共析 1/2過渡區(qū),合金鋼:過共析 共析 全部過渡區(qū)。過共析 共析層應占總深度為50%-70%。
4、表面硬度:用齒輪檢查:按圖樣要求,一般為56-64HRC。
5、表面顯微組織。用試樣檢查:按ZB/T04 001一1988檢查,細針馬氏體十分散細小碳化物十少量殘留奧氏體為佳,按標準圖,馬氏體和殘留奧氏體1-5級合格;對無沖擊載荷的齒輪,碳化物為1-5級,對有沖擊載荷的齒輪,碳化物1-4級合格。
6、心部硬度組織。用試樣檢查:心部硬度:m≤8mm者為30-45HRC,m>8mm者為30-40HRC。心部組織,應基本上為板條馬氏體 少量鐵素體;鐵素體級別按標準圖評級;m≤5mm為1-4級;m>5mm為1-5級合格。
改造后的加工方法采用“預留加工余量-熱處理-再加工”三個步驟。口罩機雙排鏈輪在進行熱處理后部可避免會發(fā)生形變,該形變會導致口罩機雙排鏈輪的軸向跳動會大于國家標準中對口罩機雙排鏈輪軸向跳動的標準規(guī)定。為了消除口罩機雙排鏈輪熱處理后發(fā)生的形變,口罩機雙排鏈輪的加工方法特別地在步驟S2中預留出了加工余量、在步驟S4中對該加工余量通過車削加工進行切削。如此設計,能夠將發(fā)生于口罩機雙排鏈輪表面的形變切削掉。因此,它是提出的新的設計概念的鏈輪廠家一次性機械,鏈輪廠家不考慮高周疲勞和其他因鏈輪廠家素在設計過程中,主要考慮靜強度要求,zui大限度地減少體積和重量的機械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