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近期有媽媽在康語兒童康復中心微信公眾號和老師聊到感統(tǒng)失調的話題,這引起了我的注意,譬如:剖腹產的寶寶有沒有必要做感統(tǒng)早教訓練?“婆婆每天都把寶寶倒著提一會兒,爸爸也經(jīng)常把寶寶拋起來,說是要訓練感統(tǒng)神經(jīng)!我也翻閱了很多關于感統(tǒng)失調的文章,有的說80%的孩子都不同程度的患有感統(tǒng)失調癥,真的是這樣嗎?今天老師芝士一下,因為知道“感統(tǒng)失調”這個概念的人應該不多。雖然感統(tǒng)失調不是什么大病,但會影響到寶寶今后的學習和成長,這絕dui不能忽視!進行五感練習,可以讓寶寶同時運用看、聽、聞、摸和吃,來感受一件食物,理解食物的含義。
視知覺失調;2.環(huán)境及人為的原因(后天性的)由于小家庭和都市化生活,使得兒童活動范圍變小,大人對幼兒過度保護,事事包辦,導致兒童接受的信息不quan面。存在視知覺失調的孩子往往可以長時間的看電視,卻不能順利的閱讀,上學后經(jīng)常錯字、漏字、添字等現(xiàn)象,或者在寫字時經(jīng)常性的部首偏旁顛倒,看了就忘,常抄錯題或抄漏題。有的孩子在1-2歲內xie視。視覺跳動是嬰兒的本能反應,隨著年齡的增加和活動范圍的增加,嬰兒的視覺會逐漸的成熟,但是自bi癥患兒的視覺往往不穩(wěn)定,很難長時間的將注意力盯在一個物體上。
聽知覺訓練不只是單純地進行聽覺訓練,大多數(shù)情況下,聽說讀寫是一體的,也是互相結合促進的。1、多讀、多背、多記:對于學齡期孩子來說,他們讀書、背誦的過程就是一個聽說結合、反復練習的過程。在反復地聽、說過程中,孩子的聽覺、言語表達力會有所提高。2、為孩子創(chuàng)造交流的機會:在日常生活中,如果需要傳達某些信息,可把一些簡單的事情交給孩子完成。3、有意讓孩子復述說話內容:日常生活中有很多機會可以和孩子進行練習,如果你發(fā)現(xiàn)孩子聽覺記憶力差,總是記不住別人說的話,聽完就忘,那就要需要進行針對性的訓練,加強他的有意注意。4、為孩子創(chuàng)造交流的機會:及時地表揚,可以增強孩子的勇氣,給孩子樹立自信,也能讓聽覺和口頭表達能力得到鍛煉。上小學二年級后,小小廖換了一名班主任老師,這位老師在教了小小廖一個學期后,找來小廖夫妻談話:“結合你們家小小廖這一學期的表現(xiàn),我懷疑可能是感統(tǒng)失調,建議你們帶孩子去專業(yè)機構檢查一下。
在家訓練孩子感統(tǒng)的小游戲;感統(tǒng)訓練可用來矯正,也可用來預防,它的作用是促進兒童的感統(tǒng)能力得到良好發(fā)展,可以說每一個孩子都需要進行感統(tǒng)訓練。草地爬、滾、翻 訓練目的:提高孩子的大肌肉運動能力,降低孩子的觸覺敏感,并鍛煉孩子的前庭覺 訓練準備:小玩具或孩子愛吃的零食 訓練方法:找到一片干凈柔軟的草地,讓孩子從一頭爬(滾)到另一頭。大一點的孩子也可以玩翻跟頭的游戲,但要注意姿勢的正確,不要發(fā)生或其他意外事故。 翻跟頭的正確姿勢是,雙腿分開與肩同寬,手掌扶地,手與腳之間的距離不宜太寬。彎腰至頭挨地面且往身體方向勾的狀態(tài),然后雙腳蹬地翻過去,起初,家長在一旁予以輔助。等孩子學會之后即可放手。 溫馨提示:千萬不要因為害怕孩子弄臟衣服就不允許在草地上翻滾,要知道,孩子在寬闊的草地上撒歡玩耍可是一件非常美妙的事情。另外,如果孩子不愿意爬行,可以在終點搖晃他們喜愛的小玩具或者愛吃的零食,調動他們的積極性。 騎 腳 踏 車 訓練目的:鍛煉孩子的平衡力、控制力和身體雙側協(xié)調能力等感覺統(tǒng)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