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次氯酸鈉的殺菌原理
次氯酸鈉的殺菌原理主要是通過它的水解形成次氯酸,次氯酸再進一步分解形成新生態(tài)氧[O],新生態(tài)氧的極強氧化性使菌體和病毒的蛋白質變性,從而使病源微生物致死。(Cl?消毒的原理亦同)。
根據化學測定,次氯酸鈉的水解受PH值的影響,當PH超過9.5就會不利于次氯酸的生成。但是,絕大多數水質的PH值都在6—8.5,而對于PPM級濃度的次氯酸鈉在水里幾乎是完全水解成次氯酸,其效率高于99.99%。
次氯酸在殺菌、殺病毒過程中,不僅可作用于細胞壁、病毒外殼,而且因次氯酸分子小,不帶電荷,可滲透入菌(病毒)體內與菌(病毒)體蛋白、核酸、和酶等發(fā)生氧化反應,從而消滅病原微生物。
同時,氯離子還能顯著改變細菌和病毒體的滲透壓使其喪失活性而滅亡。
次氯酸鈉消毒液的使用方法
原液:清水為1:100,有效氯含量為500mgl; 原液:清水為 1:50,有效氯含量為1000mgl;原液:清水為 1:20,有效氯含量為2500mgl。
1、 浸泡法:將待消毒的物品放入裝有含氯消毒劑溶液的容器中,加蓋。對細菌繁殖體污染的物品的消毒,用含有效氯 500mg/L 的消毒液浸泡 10min 以上;對經血傳播病原體、分枝干菌和細菌芽孢污染物品的消毒,用含有效氯 2000 mg/L~5000mg/L 消毒液浸泡 30min 以上。(2)氯漂不能使用鐵器,帶有金屬飾物的衣物禁用,鐵和其他重金屬化合物對次氯酸鈉有催化作用,促其加速分解,使纖維受到嚴重損傷,氯漂應使用塑料器皿。
2、 擦拭法:對大件物品或其它不能用浸泡法消毒的物品用擦拭法消毒。 消毒所有藥品濃度和作用時間參見浸泡法。
3、噴灑法:對一般污染的物品表面,用1000mg/L的消毒液均勻噴灑,作用 30min 以上;對經血傳播病原體、潔核干菌等污染表面的消毒,用含有效氯 2000mg/L 的消毒液均勻噴灑,作用 60min 以上。噴灑后有強烈的刺激性氣味,人員應離開現場。次氯酸鈉,一種常見的化學物質,從站爭中的醫(yī)學、到生活中居家的環(huán)境消毒滅菌、泳池的殺菌,廣泛的應用使得它成為人類歷史中重要的一環(huán)。
4、干粉消毒法:對排泄物的消毒,用含氯消毒劑干粉加入排泄物中,使含有效氯10000mg/L,略加攪拌后,作用 2h~6h,對醫(yī)院污水的消毒,用干粉按有效氯 50mg/L 用量加入污水中,并攪拌均勻,作用 2h后排放。
次氯酸鈉消毒劑效果怎么樣?
為提高次氯酸鈉的殺菌消毒效果,往往需要在其中添加表面活性劑。但由于次氯酸鈉的化學性質特殊,使得表面活性劑的加入非常困難,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表面活性劑加入到消毒劑體系中,對體系有效成分(有效氯)穩(wěn)定性的影響,即是否與體系起作用,造成有效氯大幅度下降;二是表面活性劑在消毒體系中的溶解性。由于次氯酸鈉溶液呈堿性,一般物質在其中的溶解度很小,因此表面活性劑與次氯酸鈉溶液混合是否能形成均勻的溶液也是應該考慮的問題。3、噴灑法:對一般污染的物品表面,用1000mg/L的消毒液均勻噴灑,作用30min以上。
次氯酸鈉發(fā)生器主要是由電解槽、整流器、鹽水系統(tǒng)等部分組成。電解槽的形式有板式和管式兩種結構。次氯酸鈉是白色極不穩(wěn)定固體,與有機物或還原劑相混易暴炸。水溶液堿性,受熱受光快速分解,強氧化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