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柴油發(fā)電機組氣缸體
汽缸體
多缸內燃機的各汽缸通常鑄成一個整體,稱為汽缸體。汽缸體是內燃機的主體,是安裝其他零部件和附件的支承骨架。廢氣渦輪增壓是利用柴油機排出的廢氣能量來驅動增壓器,將空氣壓縮后再送入汽缸的一種增壓方法。汽缸體應保證內燃機在運行中所需的強度,結構要緊湊。同時應盡可能提高其剛性,使內燃機各部分變形小,并保證主要運動件安裝位置正確,運轉正常。為了使汽缸體在重量輕的條件下具有大的剛度和強度,通常在汽缸體受力較大的地
①普通式(平分式),其特點是:上曲軸箱的底平面與曲軸中心線在同一平面上,這種形式的優(yōu)點是加工和拆裝方便,但剛度差。主要用于車用油機,柴油機用得不多。
②龍門式,其結構特點是曲軸箱接合面低于曲軸中心水平面,整個主軸承位于上曲軸箱內。其優(yōu)點是結構剛度較好,缺點是加工不方便。中小功率柴油機多采用這種結構。
③隧道式,其結構特點是主軸承孔為整圓式,軸承采用滾動軸承。因此,這種機體結構緊湊,剛度好。其缺點是機體顯得笨重,結構較復雜。為保證氣門的密封性,必須在氣門與傳動件之間留適當?shù)拈g隙,習慣稱之為“氣門間隙”,并有“冷間隙"與“熱間隙”之分。在小型單、雙缸機中,為便于曲軸安裝,采用這種結構為宜。對于多缸機而言,則需采用盤形滾動軸承作主軸承,較少采用這種結構。國產(chǎn)135系列柴油機的機體屬于這種形式。
④底座式,這種缸體的上曲軸箱內無主軸承,曲軸在下曲軸箱上安裝,并承受主要負荷,底座式汽缸體適用于大型柴油機。
汽缸體的材料一般采用灰鑄鐵。對于重量有特殊要求的發(fā)動機,有采用鋁合金鑄造機體的。鋁合金機體的強度和剛度較差,而成本較高。
風冷式內燃機通常采用單體汽缸結構,其汽缸體與曲軸箱分開制造,并通過螺栓將二者連接在一起。為使內燃機得到充分冷卻,在汽缸體和汽缸蓋外表面鑄有許多散熱片。將選好的軸瓦和連桿裝在軸頸上,扭緊螺釘?shù)睫D動有阻力為止,然后往復轉動3~4圈,再拆下連桿軸瓦,查看與軸頸的接觸情況并進行修刮。由發(fā)動機本身驅動的冷卻風扇將空氣流吹向汽缸蓋和汽缸體。因散熱片多而密,所以散熱面積較大,使零件能夠得到適當冷卻。
風冷式單缸內燃機的汽缸體比較簡單,汽缸周圍除散熱片外,沒有其他零件。風冷式多缸內燃機的汽缸蓋和汽缸體大多各缸分開制造,以便于鑄造和加工。由于同一種零件可以相互通用,因而有利于實現(xiàn)產(chǎn)品的系列化。
柴油發(fā)電機組氣缸與氣缸套
汽缸與汽缸套
汽缸是用來引導活塞作往復運動的圓筒形空間。汽缸內壁與活塞頂、汽缸蓋底面共同構成燃燒室,其表面在工作時與高溫、高壓燃氣及溫度較低的新鮮空氣交替接觸。由于燃氣壓力和溫度的影響,加之活塞相對于汽缸內壁的高速運動和側壓力的作用,使汽缸表面產(chǎn)生磨損。若拔不出,則可將附有轉子的中間殼從臺虎鉗上取下后,倒置過來,將壓氣機葉輪部分浸沒在裝有沸水的盆內,稍待片刻后即可將葉輪從轉子軸上順利取下。當汽缸壁磨損到一定程度后,活塞環(huán)與汽缸壁之間就會失去密封性,大量燃氣漏入曲軸箱,使柴油機性能惡化,而且機油也較易變質。因此對汽缸的材料、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都有較高要求。通常內燃機的大修期限是根據(jù)汽缸壁面的磨損情況來決定的。
為了提高汽缸的強度和耐磨性,便于維修和降低成本,通常采用較好的合金材料將汽缸制成單獨的汽缸套鑲入汽缸體中。一般汽缸套采用耐磨合金鑄鐵制造,如高磷鑄鐵、含硼鑄鐵、球墨鑄鐵或奧氏體鑄鐵等。為保證內燃機噴訕(或點火)準時可靠,凸輪軸和曲軸必須保持一定的正時關系。為了使汽缸套的耐磨性更好,有的汽缸套還進行了表面淬火、多孔鍍鉻、噴鉬或氮化處理等。
常用的汽缸套可分為干式和濕式兩種:干式汽缸套是壁厚為1~3mm的薄壁圓筒,其特點是缸套的外表面不與冷卻水直接接觸。采用干式汽缸套的優(yōu)點是機體剛度較好,不存在冷卻水密封問題;缺點是缸套的散熱條件不如濕式汽缸套好,加工面增加,成本高,拆卸困難。曲軸軸向間隙的檢查曲軸軸向間隙也稱曲軸的端隙,是指軸承承推端面與軸頸定位軸肩之間的軸向間隙。
濕式汽缸套是壁厚為5~9mm的圓筒,其外壁直接與冷卻水相接觸。優(yōu)點是裝拆方便,冷卻可靠,容易加工;缺點是機體的剛度較差,漏水的可能性比較大。柴油機大多采用濕式汽缸套。
濕式汽缸套因外壁直接與冷卻水接觸,所以在缸套的外表面制有兩個凸出的圓環(huán)帶,以保證汽缸套的徑向定位和密封。缸套的軸向定位是利用上端的凸緣。凸緣下面裝有密封銅墊片。噴油器的作用是將燃料霧化成細粒,并使它們適當?shù)胤植荚谌紵抑校纬闪己玫目扇蓟旌蠚?。缸套外表面的下凸出圓環(huán)帶上裝有1~3個耐熱耐油的橡膠密封水圈,有的發(fā)動機則把密封水圈安裝在機體上。缸套裝入機體后,其凸緣頂面應高于機體頂面0.06~0.15mm,以使汽缸蓋能壓緊在汽缸套上。有的發(fā)動機在汽缸套下端開有切口,以保證連桿在其大傾斜位置時不致與缸套相碰。
配氣相位
原理上內燃機的進氣、壓縮、做功和排氣等過程都是在活塞到達上止點和到達下止點時開始或完成。但是為了進氣更充分,排氣更干凈,進、排氣門要提早打開、延遲關閉??諝饨?jīng)旋流管離心力的作用,使空氣中的絕大部分塵粒落入旋流管下端的集塵室,塵粒再經(jīng)排氣引射管(安裝在消聲器出口處)隨柴油機廢氣一起排出。內燃機的進、排氣門開始開啟和關閉終了的時刻以及開啟的延續(xù)時間,通常用相對于上、下止點時的曲軸轉角來表示,稱為配氣相位或配氣定時。表示每缸進、排氣配氣相位(正時)關系的環(huán)形圖,稱配氣相位(正時)圖。
在上止點附近,進、排氣門同時開啟的角度稱為氣門重疊角(以℃A表示)。由于新鮮氣體(或可燃混合氣)和廢氣流動慣性都很大,雖然進、排氣門同時開啟,但氣流并不互相錯位與混合。只要氣門重疊角取得合適,可以使進氣更充分、排氣更干凈。
氣門重疊角必須根據(jù)內燃機具體狀況通過試驗來確定。重疊角過小,達不到預期改善換氣質量的目的,過大則可能產(chǎn)生廢氣倒流現(xiàn)象,降低內燃機的工作性能。
配氣相位要根據(jù)內燃機的使用工況和常用轉速來確定。不同的內燃機,其配氣相位是不同的。配氣相位的數(shù)值要通過試驗確定。
為保證配氣相位的準確,在曲軸與凸輪軸驅動機構之間通常設有專門的記號,在裝配過程中必須按照相關說明書的要求將記號對準,不得隨意改動。
噴油泵
噴油泵(又稱高壓油泵)是柴油機燃油供給系中重要的部件之一,其作用是根據(jù)柴油機的工作要求,在規(guī)定的時刻將定量的柴油以一定的高壓送往噴油器。對噴油泵的基本要求
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①嚴格按照規(guī)定的供油時刻開始供油,并有一定的供油延續(xù)時間。
②根據(jù)柴油機負荷的大小供給相應的油量。負荷大時,供油量增多;負荷小時,供油量應相應地減少。
③根據(jù)柴油機燃燒室的形式和混合氣形成方式的不同,噴油泵必須向噴油器供給一定壓力的柴油,以獲得良好的噴霧質量。
④供油開始和結束要求迅速干脆,防止供油停止后噴油器滴油或出現(xiàn)不正常噴射,影響噴油器的使用壽命。
對于多缸柴油機的噴油泵,還要求各缸的供油次序應符合選定的發(fā)動機發(fā)火次序,各缸的供油時刻、供油量和供油壓力等參數(shù)盡量相同,以保證各缸工作的均勻性。
噴油泵的結構形式很多,按作用原理的不同,大體可分為四類:柱塞式噴油泵、分配式噴油泵、泵一噴嘴和PT泵。目前,在柴油發(fā)電機組中應用廣泛的是柱塞式噴油泵。這種噴油泵結構簡單緊湊、便于維修、使用可靠、供油量調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