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7月份的高溫一方面加速了植物的生理活動,使植物對水分的需求量加大,同時還會加快植物葉片、及土壤表面水分的蒸發(fā),使植物處于缺水干旱的狀態(tài)。所以說,澆水是夏季園林養(yǎng)護的一個關鍵環(huán)節(jié)。而且澆水的關鍵就是一定要 “澆透”,讓植物的根系充分的吸收水分。
在多雨地區(qū),在雨季來臨之前就要挖好排水溝,確保雨停止時,苗木、植物根系不積水,避免植物因土壤積水而造成爛根。
園林綠化養(yǎng)護方案,園林工程包括整理山水、改造地形、辟筑道路、鋪裝場地、營造建筑、構筑工程設施、綠化栽植等多項內容。它從設計到施工都著眼于完工后的景觀效果,總目標是為動植物創(chuàng)造良好的生存環(huán)境,為人們創(chuàng)造園林式的綠化空間。
修剪
藤本植物每月常規(guī)修剪一次,每年應理藤一次,徹底清理枯死藤蔓、理順分布方向,使葉蔓分布均勻、厚度相等,并應依不同類型及生長狀況及時牽引;灌1水時注意上下層植物的關系,特別是有針葉樹的地方要注意控水,在不影響的情況下適時灌1水。棚架式:不耐寒種類需每年下架,剪除病弱老枝,均勻選留健壯枝,耐寒類隔數年將病老或過密枝進行修剪;涼廊式:主蔓不宜過早引于廊頂,應修剪促生側蔓,使之均勻布滿格架,逐漸引至廊頂;籬垣式:將側蔓水平誘引,每年對側枝進行修剪;附壁式:采用輕重修剪,避免基部空虛;直立式:采用整剪為直立灌木。
挺水型水生植物絕大部分夏綠冬枯,生長季節(jié)需要充足的陽光和較高的溫度。石菖1蒲、花葉石菖1蒲和菖1蒲、鳶尾、花菖1蒲1、黃菖1蒲、燈心1草、水毯草等品種能耐蔭或耐半蔭。適合這些品種生長的1佳溫度為20℃—30℃,10℃以下,植株停止生長,5℃→0℃,大部分品種地上部枯萎,以地下根莖和潛伏芽在土中越冬。黃花藺不耐寒,2℃以下露地植株(包括地下根莖)全部凍萎,母株必須在10℃以上的保護地越冬。
挺水植物對根、莖著生的水底土壤要求不嚴,以在疏松、肥沃的壤土、半粘土或層積淤泥上生長為好。水體底土一般具有水生植物可以吸收的各類營養(yǎng)物,但對一些生長繁茂,花量大的品種應適當補充基肥和追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