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花門除用于住宅建筑中,還廣泛應(yīng)用于園林、寺廟等建筑當(dāng)中。北京的皇家國林頤和園中,就有各種形式的垂花門十余座。這些建于園林中的垂花門,有的作為園中之園的出入口,有的則串聯(lián)于墻垣、游廊之間,起分隔園區(qū)、隔景、障景等作用。由于功能不同,采用的建筑形式也更加靈活,除一殿一卷式、單卷棚式而外還有獨立柱式、歇山式、廊罩式、十字形垂花門多種,充分展示出中國古建筑形式的千變?nèi)f化。
三進院落的四合院是明清標準的四合院結(jié)構(gòu),布局為合理、緊湊,是民間大量采用的形式。當(dāng)然除了三進還有更大的四進院落,花園水景疊石一應(yīng)俱全。大門又叫宅門,是四合院的主要入口,一般都修筑在整個院落的東南側(cè),以取“紫氣東來”之意, 也有認為它占據(jù)八卦中的巽位,即風(fēng)位,引進和風(fēng)的東南風(fēng),擋住冬天的西北風(fēng),是吉祥之位, 體現(xiàn)“坎宅巽門”的原則。
在庭院東西兩側(cè),分別是東西廂房,這是子孫們的寢間,也常是三間。以東廂房為尊西廂房為卑,北京四合院東廂房一般住長子長媳, 因此東廂房略高西廂房略低。例如石家莊四合院的東廂房比西廂房高二寸,豫北等地的東房一般比西房高三寸。四合院中心是庭院,其中有正南北十字形的步道,通常在院子里會栽上樹,庭院種樹有禁忌,過去北京有民諺:“桑松柏梨槐,不進府王宅”,就是說桑樹、松樹、柏樹、梨樹和楊樹等因為多種在墳地而不種植外,其他各種樹木都有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