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橫打用板頭擰還是板身?
橫打用板頭擰還是板身?
您好,相對來說,板頭的力臂效果相對更好。能夠發(fā)揮相當于鞭梢的作用,是力的集中體現。我們常說將力串到板頭,就是這個意思。相對固定,我理解有兩層意思:一是從擊球時間上說,擊球前后是一松一緊的狀態(tài),相對于觸球前身體參與擊球動作的部分處在快速運動中,空間變化快。但擰拉擊球時,要完成一個好球還有很多其他因素。如身體迎前參與、擊球部位、擊球時機、放松與緊張的協調關系,發(fā)力方向板型等因素。更重要的還是要用心體會當時的感覺,然后記住這種感覺。
正手拉下旋球還行,但是拉上旋球總是失誤
1、拉下旋球和上旋球的動作是有區(qū)別的,下旋球可以稍大的,引拍和的幅度都是低一些,而上旋球動作相對要小一點,也相對稍高,我這是說的近臺的下旋與上旋的銜接。 2、拉下旋的版型是稍打開的,而上旋球是要稍前傾的。 3、拉下旋球發(fā)力方向相對來說是先向上再向前的,而上旋球是向前的。 4、拉下旋球時,可以沖高點或拉下降期,而近臺拉上旋,盡量要拉上升期或高點期。初學乒乓的朋友們難以在短時間內掌握乒乓單項技術的原因一是很難找到愿意一起陪練的朋友,二是動作還根本沒有定型,打出去的球落點難以控制,從而降低了練習的效率。 5、拉下旋球可以等一下,速度較慢;拉上旋球不要等,要主動迎球,前提是盯住球,然后向前擊球。 另外,拉上旋球要注意腰胯的作用,手臂不要拉開太多,否則就被球頂住了,動作要緊湊點。少兒拍配置原則和推薦
少兒因為手小手勁也小,處在練功階段,主要是練習基本功,所以配置拍子的時候一般秉承以下原則:一是用細拍柄的純木底板。因為兒童手小,拍柄粗了握不住拍,純木的手感好,彈性相對小,手感好,容易掌握;二是用彈性適中的套膠。太彈,不好掌握,彈性小容易導致動作變形。 根據以上原則推薦少兒用拍配置: 8歲以下兒童推薦用拍里奧KC1兒童專用底板或銀河的少兒板N系列,重量輕彈性適宜。造成擊球不夠穩(wěn)定,我覺得主要還是先把動作結構調整下,相對合理為好。配膠可以用729訓練套,或正手729訓練套反手CJ8000; 9歲以上兒童推薦銀河的天王星U2或紅雙喜勁極,配膠正手729啟源或729-08,反手焦點三或CJ8000。
如何運用擺短和劈長技術?
擺短的動作小,回球快,弧線低,落點近網,且球的前進力小,往往令對方很難搶攻,用以還擊近網下旋來球很有效,但對付長球或不轉球有一定難度。對于長球,一般應該首先搶攻,而不轉球可以選擇快推或者臺內挑打以爭取主動。
擺短動作類似快搓,但是手臂往前的力量略小,應該利用來球的反彈力加強向下用力,手腕可有一定的側向摩擦動作,以緩沖前進的力量。
劈長顧名思義就是回長球到對方球臺,落點在對方球臺的底線附近,這樣給人的感覺更頂手,其速度快,線路長且旋轉強,弧線低平,使對方無法獲得上手進攻所必需的引拍距離,在接發(fā)球時與擺短結合使用能起到更好的效果。退臺的原因除了步法跟不上之外,一個非常關鍵的因素是擊球時機晚。劈長的動作類似于搓球,但引拍高,前臂帶動手腕快速向前下方砍擊,發(fā)力集中,動作幅度大,身體也隨之移動以加強爆發(f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