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混凝土 (建筑材料) 編輯 討論8本詞條由“科普中國”科學百科詞條編寫與應用工作項目 審核 。混凝土,簡稱為"砼(tóng)":是指由膠凝材料將集料膠結成整體的工程復合材料的統(tǒng)稱。通常講的混凝土一詞是指用水泥作膠凝材料,砂、石作集料;壓光時間過遲,會擾動或損傷水泥凝膠體的凝結結構,影響砂漿強度的增長,表面的毛細孔也難消除,也會導致起砂現(xiàn)象。與水(可含外加劑和摻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合,經(jīng)攪拌而得的水泥混凝土,也稱普通混凝土,它廣泛應用于土木工程。
5000年前的凌家灘人不是只會簡單的搭建屋舍,事實證明,當時的凌家灘人已懂得“挖槽填燒土,木骨撐泥墻”的建筑工藝,這和如今的鋼筋混凝土非常相似。工作人員說,原始先民要用經(jīng)過火燒過土作為房基槽與墻體的填充材料,在基槽內用木棍作為墻體的支撐柱,然后填埋紅燒的土塊,并在墻體兩側表面敷上較厚的粘泥,甚至一部分還可能用蘆葦桿加固。養(yǎng)護養(yǎng)護的目的在于創(chuàng)造適當?shù)臏貪穸葪l件,保證或加速混凝土的正常硬化。
20世紀初,有人發(fā)表了水灰比等學說,初步奠定了混凝土強度的理論基礎。以后,相繼出現(xiàn)了輕集料混凝土、加氣混凝土及其他混凝土,各種混凝土外加劑也開始使用。60年代以來,廣泛應用減水劑,并出現(xiàn)了減水劑和相應的流態(tài)混凝土;高分子材料進入混凝土材料領域,出現(xiàn)了聚合物混凝土;如重晶石混凝土、鋼屑混凝土等,它們具有不透x射線和γ射線的性能。多種纖維被用于分散配筋的纖維混凝土?,F(xiàn)代測試技術也越來越多地應用于混凝土材料科學的研究。 [2]
強度是混凝土硬化后的主要力學性能,反映混凝土抵抗荷載的量化能力?;炷翉姸劝箟骸⒖估?、抗剪、抗彎、抗折及握裹強度。其中以抗壓強度1大,抗拉強度1小?;炷恋淖冃伟ǚ呛奢d作用下的變形和荷載作用下的變形。非荷載作用下的變形有化學收縮、干濕變形及溫度變形等。水泥用量過多,在混凝土的內部易產(chǎn)生化學收縮而引起微細裂縫。3.大孔混凝土(普通大孔混凝土、輕骨料大孔混凝土),其組成中無細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