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合成纖維制品是在40年代中期出現(xiàn)的,原料來源為豐富的石油化工產品。化學纖維的品種很多,又有長絲、短絲、鬃絲、彈力絲以及各種異形絲。它們分別可以純紡、混紡,因而織物的品種,不受自然條件的限制,有效地解決了與糧棉爭地的矛盾。生產萬噸化學纖維,可以相當于30萬畝(1畝=666.6㎡)棉田一年生產的棉花;或由250萬只羊一年剪下的羊毛。到80年代,全世界已有2/3的紡織品是由化學纖維制成的。一些聚合物制成的中空纖維用作分離膜,在海水淡化、氣體分離、超純物質制備以及生物技術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
公元前后,中國和歐洲進入煉丹術、煉金術時期,中國由于煉制長生不老藥,而對醫(yī)藥進行研究。于秦漢時期完成的專著《神農本草經》,載錄了動、植、礦物藥品365種。16世紀,李時珍的《本草綱目》總結了以前大成,具有很高的學術水平。此外,7~9世紀已有關于三種成分混煉法的記載。歐洲自3世紀起煉金術,直至15世紀才由煉金術漸轉為制藥,史稱15~17世紀為制藥時期。在制藥研究中為了配制酸、鹽酸和有機酸,雖未形成工業(yè),但它導致化學品制備方法的發(fā)展,為18世紀中葉化學工業(yè)的建立,準備了條件。
化工作為一個知識門類來說,在各個不同的歷史時期,在各種不同目的的要求下,有多種分解或綜合的分類方法??砂凑赵蟻碓?、產品性質分類,也可按照過程規(guī)律、歷史聯(lián)系分類。每種劃分方法都難于嚴格適應。本卷力求減少不必要的交叉,采取綜合分類的方法,設計了從原料出發(fā)的燃料化工分支;從產品出發(fā)的無機化工、基本有機化工、高分子化工、精細化工等分支;還有從共同的過程規(guī)律出發(fā)的化學工程分支,以及從歷史發(fā)展和橫向聯(lián)系出發(fā)的綜論分支。燃料化工的原料是煤和油頁巖等可燃礦物,所以它又劃分為石油煉制工業(yè)、石油化工化工、煤化工和頁巖油工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