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和亞電鑄件的純度高、應(yīng)力小、耐磨、耐腐蝕、按鍵問題解決。根據(jù)客戶的不同要求,生產(chǎn)各種不同類型的電鑄產(chǎn)品
用高濃度電鑄溶液,并適當(dāng)提高溶液溫度和加強攪拌等措施,可以提高電流密度,縮短電鑄時間,從而可以提高電鑄效率。這種方法在鎳的電鑄中已獲得應(yīng)用。
電鑄的主要缺點是效率低,一般每小時電鑄金屬層的厚度為0.02~0.05毫米。采用高濃度電鑄溶液,并適當(dāng)提高溶液溫度和加強攪拌等措施,可以提高電流密度,縮短電鑄時間,從而可以提高電鑄效率。這種方法在鎳的電鑄中已獲得應(yīng)用。
機械外力脫模法。對于反復(fù)使用性原型,多半要采用機械外力脫模法。簡單的電鑄??梢杂缅N子敲擊脫模。如果是有較大接觸面的電鑄模,則需要采用水壓機或千斤頂對原型施加靜壓力脫模。
熱脹冷縮脫模法。如果電鑄原型是不適合加溫的材料,則可以采用冷卻法進行冷縮處理,這時可以采用干冰或酒精溶液進行冷卻,同樣可以利用冷縮率的差別而使鑄模與原型脫離。
由于鎳銅的共沉積較困難,文獻[36]采用疊層電鑄的方法得到了鎳銅復(fù)合層:電鑄鎳約2 mm后再電鑄銅至模腔所需總厚度。其工藝如下:母模一除油一導(dǎo)電膜(或脫模層)處理一電鑄鎳一活化一電鑄銅一外形機械精整。電鑄鎳一銅組合工藝制模技術(shù)可節(jié)省鎳的用量,降低電鑄成本,縮短制模周期,便于模腔外形精整,經(jīng)濟效益明顯。該技術(shù)已成功獲得了應(yīng)用。電鑄完成后,要使原型與鑄模容易分離,必須借助原型與電鑄層之間存在的脫模劑的作用。
鈍化處理:用鉻酸鹽溶液與金屬作用在其表面生成三價或六價鉻化層的過程,稱為鈍化,亦名鉻化。多用于鋁、鎂及其合金的處理,對鋼鐵也能形成鉻化層,但很少單獨使用,常和磷化配套使用,以封閉磷化層的孔隙,使磷化層中的鋼鐵鈍化,以抑制殘余磷化加速劑的腐蝕作用,進一步增加防護能力?;瘜W(xué)鍍方法有利用不同金屬的電位差的置換法和利用還原劑的還原法,但多半是利用還原劑法。鈍化時一般用溶液(2~4克/升,有時也加入1~2克磷酸),在80-90攝氏度浸嘖2-3分鐘取出,水洗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