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拔火罐后的顏色代表的病癥,看完就能明白了哦
1:罐印鮮紅而艷,一般提示陰虛或氣陰兩虛,陰虛火旺也會出現(xiàn)。
2:罐印呈鮮紅散在點的,通常在大面積走罐后出現(xiàn),不高出皮膚,如系在某穴及其附近集中,則提示此穴所相關的臟腑異?;虼嬖诓∏椤?/span>
3:走罐或吸拔罐后,沒有罐?。ɑ虿幻黠@的),或雖有但啟罐后立即消失,恢復常色的,提示身體基本正常或病情尚輕。
4:定罐,容易起水泡的,提示濕氣較重,若在患部出現(xiàn)較多小水泡時,預示由水濕所致,會有理想的的效果,需要連續(xù)的多次拔罐。
5:若走罐時出現(xiàn)風團,提示為風椰所致,或是過敏的體質。
6:隨著病情的好轉,罐印也會隨著減輕,且不易現(xiàn)罐印,可以預防閑時多刮刮背,疏通經絡。
罐印、水皰是怎么回事?
我們皮膚中的真皮結構里密布著毛血管,毛血管負責把血液輸送到組織,帶來氧和養(yǎng)料,帶走二氧化碳和代謝廢物。當有負壓作用于皮膚上時,毛血管內外產生了壓力差,毛血管便會擴張,這時皮膚表現(xiàn)為潮紅。負壓作用非常強大或者毛血管管壁彈性下降時,毛血管便會發(fā)生破掉出血,血紅蛋白滲入真皮,我們便會在皮膚上看到鮮紅到紫黑的罐印。拔罐局部同時也可有短期的腫脹,這是由于負壓造成的局部組織液過多所致,這些腫脹和罐印通常會在幾天后消失。
同樣是拔罐,為什么罐印有深有淺呢?這受很多因素影響。皮膚薄嫩處,比如面部、頸部,毛血管位置表淺,對負壓變化更為敏感,因此罐印顏色會比較深。對于同一位置的皮膚,有的人本身皮膚較厚,罐印會比較淺,有的人本身皮膚較薄,罐印便會比較深。對于不同年齡的人而言,兒童由于皮膚較薄,罐印會較深,而老人由于毛血管老化,脆性增加,罐印也會比較深。
拔罐時如果留罐時間過長,局部組織液漏出過多,便會在皮膚上出現(xiàn)水皰,如果負壓作用造成的毛血管破掉后出血較多,也可能形成血皰。直徑較小或散在的水皰可不用處理,待其自行吸收即可;如水皰較大,水皰個數(shù)較多或伴有糖病及防御抑制狀態(tài)者,應抽去皰液,消毒包扎,以防止局部感化。
?常見的拔罐方法有幾種呢?
投火法:
將薄紙卷成紙卷,或裁成薄紙條,燃著到1/3時,投入罐里,將火罐迅速叩在選定的部位上。投火時,不論使用紙卷和紙條,都必須高出罐口一寸多,等到燃燒一寸左右后,紙卷和紙條,都能斜立罐里一邊,火焰不會燒著皮膚。初學投火法,還可在被拔地方,放一層濕紙,或涂點水,讓其吸收熱力,可以保護皮膚。
閃火法:
用7~8號粗鐵絲,一頭纏繞石棉繩或線帶,作好酒精捧。使用前,將酒精棒稍蘸95%酒精,用酒精燈或蠟燭燃著,將帶有火焰的酒精棒一頭,往罐底一閃,迅速撤出,馬上將火罐扣在應拔的部位上,此時罐內已成負壓即可吸住。閃火法的優(yōu)點是:當閃動酒精棒時火焰已離開火罐,罐內無火,可避免燙到,優(yōu)于投火法。
滴酒法:
向罐子內壁中部,少滴1~2滴酒精,將罐子轉動一周,使酒精均勻地附著于罐子的內壁上(不要沾罐口),然后用火柴將酒精燃著,將罐口朝下,迅速將罐子叩在選定的部位上。
貼棉法:
扯取大約0.5公分見方的脫脂棉一小塊,薄蘸酒精,緊貼在罐壁中段,用火柴燃著,馬上將罐子扣在選定的部位上。
拔罐?選穴原則很重要!
1、就近拔罐
即在病痛處拔罐。這是由于病痛之所以出現(xiàn),是因為局部經絡功能之失調,如經氣不通所致。在病痛處拔罐,就可以調整經絡功能,使經氣通暢,通則不痛,從而達到理療疾病地目的。
2、遠端拔罐
就是在遠端病痛處拔罐。這遠端部位的選擇是以經絡循環(huán)為依據,刺激經過病變部位經絡的遠端或疼痛所屬內臟的經絡的遠端,以調整經氣,理療疾病。如牙痛拔合谷,胃腹疼痛拔足三里,頸椎疼痛拔足三里等。
3、特殊部位拔罐
某些穴位具有特殊的理療的作用。因此,根據病變特點特點來選擇拔吸部位。如:大椎,曲池,外關等有退去作用。如理療發(fā)熱時,可以在上述部位處拔罐。內 關對心臟有雙向調節(jié)作用,如心跳過緩,過急可以選擇此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