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t推拿警惕這4個按摩動作
1、轉頸
不適宜人群:頸子椎病
這是按摩頸部常見的方式,技師會按住你的頭部進行環(huán)繞運動,有助緩解頸部疲勞。
但是,頸部有很多小關節(jié),一旦轉頸幅度過大,容易受到磨損;尤其對于椎動脈型椎病,隨意轉動頸部,有可能會加重病情。很容易傷到脊髓,一不小心就按成癱瘓了。
2、搓頸
不適宜人群:血壓
利用虎口,對頸部上下搓擦,有促進血液循環(huán)、消除肌肉疲勞的作用。頸動脈血管是腦的主要供血血管之一,在搓頸時,手法力度不對,有可能會刺激到頸動脈竇,引起血壓的波動,對血壓患者病情不利。
還有很多老年人,由于血壓等血管病變,頸部血管或多或少存在動脈粥樣硬化或鈣化。如果搓頸時手法太重,可能造成硬化斑塊脫落。一旦隨血液進入顱內,堵塞顱內血管,甚至會引發(fā)腦卒中。
3、踩背
不適宜人群:骨質疏松
技師主要通過足部,對背部、腿部的穴位進行點、踩、揉、按等,以加強局部血液循環(huán),緩解背部僵硬、疼痛及疲勞。但用腳比用手更難控制力度,在技師身體過重的情況下,易導致脊椎關節(jié)錯位。
4、頂腰
不適宜人群:椎間盤突出
方法是用膝蓋抵后腰,然后用力往后拉雙手,像拉弓一樣使人整個身體向后拉伸到相當?shù)某潭龋苁嬲谷斫罟?。脊柱有正常的生理曲度,不考慮角度、方向和力度的隨意牽拉,都可能會損傷到脊柱的結構,比如拉斷脊柱的前縱韌帶,造成不適和無法伸腰,嚴重的導致“腰椎滑脫”。
尤其是椎間盤突出者,由于神經(jīng)受到了壓迫,接受頂腰的動作可能使病癥加重。
按摩后背的好處:
按摩上背時,可以刺激到治肺部疾病的肺俞穴;治心臟疾病的心俞穴;能寬胸理氣的督俞穴。
按摩下背部時,可以治膽囊疾病的膽俞穴;鍵脾、和胃、化濕的脾俞穴等等。
按摩左右肩胛刺激到的穴位,對治頭部、面部疾病、頸病等,都有一定的理療作用;
按摩背的側部,也可以起到寬胸理氣、治肋間疼痛的疾?。贿€可以盡量挺胸,肩胛向后,按摩頸肩部的大椎、風門等穴位,可以治頸椎、頸肩綜合癥。
學習推拿按摩的一些手法
一、術者用拳、掌根或手指著力于施術部位,沿直線和弧線作單一方向的平穩(wěn)推進,稱為推法。
根據(jù)施力部位的不同,推法又分為掌推法、拇指推法和拳推法。
二、拿法
術者用單手或者雙手的拇指與食、中兩指或與其余四指對稱用力,將施術部位提起并逐漸用力內收。
三、按法
術者用單手手掌或雙手手掌(雙手相疊)于施術部位,由淺而深逐漸用力下壓。
四、摩法
術者以單或雙手指掌面,或手掌部緊貼于施術部位,做有節(jié)律的平穩(wěn)的沿某一方向摩動
五、捏法
術者用單手或雙手的拇指與其余四指相對,成鴨嘴狀。將施術部位挾持住,捏合、放松、交替向前移動。
六、揉法
用手指、大小魚際、掌根或肘尖等作用于施術部位,并做一個方向的螺旋形移動。
七、戳法
術者用拇指或食、中兩指的指端作用于施術部位,并用力向下做垂直點按動作。
八、點撥法
術者用一手拇指或雙手的食、中、無名指的指腹部,按住施術部位深層的肌肉、肌腱或韌帶,并做橫向的來回撥動動作。
關于推拿的手法分享:
一:先來說什么是推拿?
推拿又稱按摩,是人類很古老的一種外理療法。推拿療法是在中醫(yī)理論指導下,結合現(xiàn)代醫(yī)學理論,運用推拿手法作用于人體特定的部位和穴位,已達到理療目的一種理療方法。
二:推拿療法的理療原則和基本治法
理療原則是:扶正祛邪,調整陰陽,因時、因地、因人制宜。
基本治法為:溫法、通法、補法、瀉法、汗法、和法、散法、清法。
三:推拿手法的基本作用
1.疏通經(jīng)絡
2.調整臟腑
3.理筋散結
4.正骨復位
很多人一聽到正骨,就以為是推拿按摩呢,對普通的大眾來說,這兩者之間確實容易混淆,實際上,他們相互之間既有區(qū)別又有聯(lián)系,但從根本上說,是兩種截然不同的中醫(yī)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