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數據中心機房建設主要方面
數據中心機房的建設主要方面:接地系統(tǒng)
機房應安裝一個良好的接地系統(tǒng),使電源中有一個穩(wěn)定的零電位,作為供電系統(tǒng)電壓的參考電壓,有一個良好接地線,計算機傳輸中的電源電壓及信號遇到或產生各種干擾時,就可以通過高、低頻濾波電容將其濾掉。此外,當遇到雷電、機柜附近的強功率源以及電火花干擾時,良好的機房接地系統(tǒng)應可以起到保護計算機的作用。
數據中心機房的設計建設堅持正確方向
數據中心機房的設計建設堅持正確方向關鍵問題:
1、數據中心將建在哪里?
分析新建的數據中心所在地的氣候條件是十分重要。這將有助于確定的冷卻措施,其中包括水冷機組,機械制冷空調,自然空氣冷卻、間接空氣冷卻,絕熱冷卻等,這些都是為了數據中心設施實現其更低的PUE目標。
2、你需要多少個機架?它們的尺寸是多少?
機架的數量決定數據中心的空間需求。傳統(tǒng)的IT機架的尺寸為600x1000mm(寬x深),而一個空間為100平方米的機房可以容納大約50個機架。當然機架也有其他的尺寸,而知道機架的尺寸和機架的數量,就很容易估測你的數據中心所需的空間。
3、你需要什么等級的數據中心?
數據中心的Tier等級確定了數據中心的冗余要求和電源分配路徑。對于一個Tier2級數據中心來說,部署“N 1”架構的電源和冷卻設備的冗余是足夠的。然而,對于一個Tier3級的數據中心設施,通常都會包括“N 1”冷卻設備冗余,具有雙供電2N電源冗余,以及獨立的雙路配電機架。因此,了解數據中心的等級可以決定你需要的冗余設計。
數據中心機房的設計建設堅持正確方向關鍵問題:普遍忽視對系統(tǒng)可維護性和可修復性設計
系統(tǒng)三分建設、七分維護,任何設備都是有故障的,可修復和可快速修復已經成為提高可用性的關鍵指標,忽視可維護性和可修復性的現象表現在:
a.規(guī)劃設計階段未考慮后期維護通道、維護空間,例如設備距離墻壁太近,電池靠墻擺放,線纜布局不合理、線纜管路或走線架擋住上方弱電線槽導致后期無法維修、維護工具難以施展等;
b.故障發(fā)生時,應急物資和備件無法快速搬運,故障設備和器件更換無維修操作空間等問題,延誤了故障處置時限甚至引發(fā)重大事故;
c.應考慮后期發(fā)生故障進行設備維護時系統(tǒng)的冗余保障能力;
d.盡可能采用自動化手段,壓碎維護人員手動操作環(huán)節(jié),在數據中心維護操作中,依靠維護人員手動操作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和不可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