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的運維知識分享
設備地基基礎:
水處理設備若放置在地坪以上,需準備一塊與設備外形相同的混凝土地坪作為基礎,基礎承壓必須大于4T/㎡,且水平、平整。
水處理設備若埋于地坪以下,基礎標高必須小于或等于設備標高并保證下雨不積水,基礎一般是素混凝土(是否配筋,視當?shù)氐刭|情況而定)。
設備整體安裝:
重慶水處理設備由兩組池子組成,一組為鋼筋混凝土結構池體,另一組為鋼結構池體。鋼筋混凝土池體埋入地下,鋼結構體可埋入地下,鋼結構池體及鋼結構池體基礎上的土建設計圖設備公司提供,要求四周挖掘寬度須比設備平面尺寸大600mm以上。
用吊車將鋼結構池體吊入,就位安裝時須在設備公司技術人員指導下進行,不能將箱體位置、方向放錯,然后由設備公司負責池子之間的管道連線。
水處理設備安裝完畢后須把設備存儲滿水,實驗各管路接口有無滲漏,方可用土填入設備四周與間隙中,并平整地面,把電控柜控制線與設備接通,電控柜與電源接通,接線時注意風機、水泵的轉向。
設備安裝后須保證下雨地面不積水,鋼結構池體的上方不得壓有重物,設備一般不抽空內部污水,以防地下水把設備浮起。
設備維護保養(yǎng):
一體化生活污水處理設備應建立一套定期保養(yǎng)制度,主要易損部件是風機與水泵。定期檢查風機與水泵各部螺絲松動情況,填料函的松緊情況,軸承的溫度和潤滑油的油質和油量,保證各部件正常,同時檢查消毒劑的投加及剩余量,必要時可調整投加量并補充消毒劑,風機及水泵須每運行5000-8000小時進行一次保養(yǎng)與維修。
一體化中水處理設備工藝原理
(一) 以生物處理為中心的流程。
如:以生物接觸氧化為主的工藝流程?
原水-→格柵-→調節(jié)池-→生物接觸氧化-→沉淀-→過濾-→消毒-→中水
(二) 以物理化學法為中心的流程。
如: 以混凝沉淀為主的工藝流程??
↓混凝劑
原水-→格柵-→調節(jié)池-→混凝沉淀-→過濾-→活性炭-→消毒-→中水
以混凝氣浮為主的工藝流程??
原水-→格柵-→調節(jié)池-→混凝氣浮-→過濾-→消毒-→中水
(三) 以生物處理結合物理處理為中心的流程。
如:以膜生物反應為主的工藝流程?
原水-→格柵-→膜生物反應器-→消毒-→中水
(四) 以物理處理為中心的流程。如:以膜過濾分離為主的工藝流程?
原水-→調節(jié)池-→膜組件-→消毒-→中水
一體化中水處理設備的設計主要將多個處理流程有機結合起來。如常用的生活污水處理回用的膜生物反應器,因為膜的截留作用,在正常運行情況下,不僅可以代替沉淀池攔截懸浮雜質保證出水水質,而且可以使反應池維持較高的微生物量,以提高微生物量的方式提高微生物降解污染雜質的效率。而且因為微生物的總量較大,所以原水的水質波動對運行的穩(wěn)定性的影響也一定的降低作用。
水處理設備系統(tǒng)水泵常見故障及解決方法,廠家建議收藏
發(fā)現(xiàn)水泵流量不足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1、水泵內有空氣---辦法:放氣。
2、水泵的密封圈零件損壞---辦法:更換密封圈零件。
3、填料處漏氣---辦法:填料上涂些黃油擰緊填料壓板。
4、水泵轉速太低,電壓是否太低---辦法:設法升高電壓。
5、葉輪、進水口、管道堵塞---辦法:清除雜物。
6、葉輪磨損過大---辦法:更換葉輪,并檢查軸承磨損。
7、電機轉向不對---辦法:調整相位。
8、葉輪中心線未浸入液內---辦法:調整浸沒高度。
水泵軸承發(fā)熱的可能原因是什么?
1、主軸與電機軸不同心---辦法:調整同心度。
2、軸承蓋缺油或油變質---辦法:加油或換油。
水泵揚程不足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1、葉輪損壞---辦法:更換零件。
2、轉速不足---辦法:檢查電壓、電機是否正常。
3、輸液內含有氣體---辦法:降低液體溫度排除氣體。
水泵出液量小或不出液的可能原因是什么?用何方法解決?
1、電機轉向不對---辦法:調整相位。
2、葉輪中心線未浸入液內---辦法:調整浸沒高度。
水泵功率過載的可能原因是什么?用何方法解決?
1、介質比重過大---辦法:更換較大功率電機。
2、流量超過使用范圍---辦法:按使用范圍工作。
3、產生機械摩擦---辦法:檢查調整或更換磨損部件。
水泵發(fā)熱
原因:軸承損壞;滾動軸承或托架蓋間隙過小;泵軸彎曲或兩軸不同心;膠帶太緊;缺油或油質不好;葉輪上的平衡孔堵塞,葉輪失去平衡,增大了向一邊的推力。
排除方法:更換軸承;拆除后蓋,在托架與軸承座之間加裝墊片;調查泵軸或調整兩軸的同心度;適當調松膠帶緊度;加注干凈的黃油,黃油占軸承內空隙的60%左右;清除平衡孔內的堵塞物。
如何正確操作使用地埋式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呢
1.專業(yè)安裝調試人員首先要打開進水閥門、出水閥門,啟動設備進水提升水泵,將調節(jié)池(可土建)的污水輸送到地生活污水處理設備中開始。
2.、對于初次使用及調試的設備,當水位達到設備 1/2 高度時停止水泵進水,打開風機進 水閥,開啟風機,緩緩打開風機出風閥,向接觸氧化池內曝氣48 小時后再啟動進水提升水泵將污水加入至設備 3/4 處,再向池內曝氣 24 小時;
3、工作人員要用手觸摸填料是否有粘狀感,同時觀察水體微生物生長情況,直至填料上生長出一層橙黃色生物膜,方可連續(xù)向設備輸送污水,水量應逐步增加至設計 水量;
4、定時觀察水中微生物生長情況,發(fā)現(xiàn)異常應及時控制進水水量加以調整;
5、要觀察二沉池水流流態(tài),出水堰集水必須均勻,一般每隔 24 小時必須排泥一 次,排泥時打開排泥電磁閥,利用氣提方式將二沉池內的污泥提升至污泥池;
6、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根據(jù)需要在消毒池內加入消毒劑(氯晶片等) ,二沉池來水經過消毒劑加藥罐,藥劑部分溶解,達到消毒的目的。經處理過的水在清水箱內停留約 0.5 小時后,就達到了排放要求,可以向外界受水體排放;
7、設備調試結束并正常運行后,系統(tǒng)即可進入自動運行?,F(xiàn)場將水泵、風機的操作切換在自動運行狀態(tài),由于電氣操作控制柜是利用 PLC 自動控制程序, 在設備出廠前就已經加以了程序編制(一般每班各切換一次) ,運行時不必另行設置;
8、使用方應不定期對出水水質按照環(huán)保排放要求進行檢測,以保證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正常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