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智能電容器一般會出現(xiàn)什么問題?
精度能達到0.5級,局放<5pC@14.4kV,介質損耗<0.1%,雷電沖擊75kVAC,1.2/50μs,正負極性各 15 次。
1、電容器的爆1炸:電容器如果內部的元件被擊穿,與之其他的電容器就會對其進行放電,能量過去大就會導致爆1炸,爆1炸就不但會對周圍的所有設備造成危險發(fā)生火災,而且嚴重的還會危機到人的生命。
2、外殼膨脹:在電壓的作用下電容器內部介質會發(fā)生游離,或者是當元件被擊穿時都會導致介質析出氣體,在密封的外殼中這些氣體將引起壓力的增加,因而將引起外殼膨脹。
電容器的基本功能
電和放電是電容器的基本功能。
使電容器帶電(儲存電荷和電能)的過程稱為充電。電力電容器日常巡視檢查項目:(1)檢查電容器是否在額定電壓和額定電流下運行,三相電流表指示值應平衡。這時電容器的兩個極板總是一個極板帶正電,另一個極板帶等量的負電。把電容器的一個極板接電源(如電池組)的正極,另一個極板接電源的負極,兩個極板就分別帶上了等量的異種電荷。充電后電容器的兩極板之間就有了電場,充電過程把從電源獲得的電能儲存在電容器中。
使充電后的電容器失去電荷(釋放電荷和電能)的過程稱為放電。例如,用一根導線把電容器的兩極接通,兩極上的電荷互相中和,電容器就會放出電荷和電能。放電后電容器的兩極板之間的電場消失,電能轉化為其它形式的能。
在一般的電子電路中,常用電容器來實現(xiàn)旁路、耦合、濾波、振蕩、相移以及波形變換等,這些作用都是其充電和放電功能的演變。
運行中的電容器的維護和保養(yǎng)
精度能達到0.5級,局放<5pC@14.4kV,介質損耗<0.1%,雷電沖擊75kVAC,1.2/50μs,正負極性各 15 次
1、電容器應有值班人員,應做好設備運行情況記錄。
2、對運行的電容器組的外觀巡視檢查,應按規(guī)程規(guī)定每天都要進行,如發(fā)現(xiàn)箱殼膨脹應停止使用,以免發(fā)生故障。
3、檢查電容器組每相負荷可用安培表進行。
4、電容器組投入時環(huán)境溫度不能低于-40℃,運行時環(huán)境溫度1小時,平均不超過 40℃,2小時平均不得超過 30℃,及一年平均不得超過 20℃。如超過時,應采用人工冷卻(安裝風扇)或將電容器組與電網斷開。
5、安裝地點的溫度檢查和電容器外殼上熱點溫度的檢查可以通過水1銀溫度計等進行,并且做好溫度記錄(特別是夏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