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冷軋輥在工作過程中要承受很大的軋制應力,加上軋件的焊縫、夾雜、邊裂等問題,容易導致瞬間高溫,使工作輥受到強烈熱沖擊,造成裂紋、粘輥、剝落甚至報廢。因此,冷軋輥要有抵抗因彎曲應力、扭轉(zhuǎn)應力、剪切應力引起的開裂和剝落的能力,同時也要有高的耐磨性、高的接觸疲勞強度、高的斷裂韌性和熱沖擊強度等。所以如何提高軋輥的使用壽命,一直是軋輥制造業(yè)面臨的重大問題。
鑄軋輥的修復
據(jù)以往經(jīng)驗來說,一般鑄軋輥的最后階段是在14天左右或者產(chǎn)量達到450噸時,就該對軋輥進行車磨、修復;當然由于板型不同、合金牌號不同、冷卻水不同以及輥套材質(zhì)不同等因素影響,進入最后時間階段也會有所不同。
2 支承輥、立輥材質(zhì)的選擇
無論是粗軋用的或是精軋用的支承輥都要求有好的抗熱裂性、耐磨性、耐疲勞性和較高的強度。材質(zhì)方面一般選用復合鑄鋼、合金鍛鋼(Cr3、Cr5)等材質(zhì)。